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履迹谁相见,松风扫石尘全文

履迹谁相见,松风扫石尘

出处:《赠别空公
唐 · 马戴
云门秋却入,微径久无人。
后夜中峰月,空林百衲身。
寂寥寒磬尽,盥漱瀑泉新。
履迹谁相见,松风扫石尘

拼音版原文

yúnménqiūquèwēijìngjiǔrén

hòuzhōngfēngyuèkōnglínbǎishēn

liáohánpánjìnguànshùquánxīn

shuíxiāngjiànsōngfēngsǎoshíchén

注释

云门:指云雾缭绕的山门,也暗指寺庙。
秋却入:秋天的景色侵入或到达某个地方。
微径:狭窄的小路。
后夜:深夜。
中峰:山的中央高峰。
百衲身:穿着补丁拼接的衣服,常用来形容僧人的简朴生活。
寂寥:寂静空旷。
寒磬:清冷的磬声,磬是佛教中使用的打击乐器,通常用于诵经时。
盥漱:洗脸漱口。
瀑泉:瀑布流下的水,此处指清澈的泉水。
履迹:行走的足迹,这里代指行者或僧人。
松风:松林间的风。
扫石尘:吹拂走石头上的尘土,象征着自然界的清净无染。

翻译

秋天的云雾涌入门扉,这条小路许久未见人迹。
深夜里,月光洒在山峰之巅,空旷的林间,僧人穿着百衲衣独自静坐。
寂寞中,寺院的磬声渐渐沉寂,清新的是用瀑布泉水洁面漱口的感受。
谁又会在这里遇见行者的足迹?只有松林间的风,轻轻扫过石头上的尘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秋夜的寂静图景,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泊。

"云门秋却入"一句,以“云门”象征高远的山峰,“秋却入”则是秋天的夜色渐浓,给人一种深邃、宁静的感觉。接下来的"微径久无人"更增添了一种幽深与孤寂的氛围。

"后夜中峰月"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月光,是在后半夜时分,月亮悬挂于高峰之上,投射着清冷的银辉。"空林百衲身"则是月光穿梭于林间,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孤独的感觉。

"寂寥寒磬尽"一句中,“寂寥”形容环境之静谧,而“寒磬”则是山中的溪流声响,宛如磬石滚动的声音,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又暗示了一种清冷和孤独。"盥漱瀑泉新"中,“盥漱”指洗手洗面,是诗人在清晨或夜晚对着山溪进行日常清洁的行为,而“瀑泉新”则是泉水如瀑布般流下,显得格外清新。

最后两句"履迹谁相见,松风扫石尘"中,“履迹”指脚步的声音,"谁相见"则是在询问在这寂静的山林之中,有谁能与自己相遇?而“松风扫石尘”则是风吹过松林,将地面的尘土轻轻掀起,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表达了一种孤独感和对自然界的敬畏。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秋夜景色的细腻描述,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意境。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心灵的平静与自由,是对内心世界深刻体验的展现。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