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
出处:《入南山至全师兰若》
唐 · 李益
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
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
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
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
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
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
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木:树木。陨:落下。
水:流水。
壑:山谷。
寂然:寂静无声。
念心:杂念。
南行:向南行走。
真子:修道有成的人。
被褐:穿着粗布衣。
息:休息。
山阴:山的北面,阴凉处。
石路:石铺的道路。
瑶草:美玉般的花草。
散:零落。
松门:松木做的门。
寒景:寒冷的景象。
深:深远。
吾师:我的老师。
亦何爱:又有什么追求。
自起:自己起身。
定中:禅定的状态。
吟:低声吟唱。
翻译
树木落叶归山谷,心中平静无杂念。南方有位真人子,身披粗布在山阴歇息。
石径上瑶草零落,松木门后寒意深深。
我的老师又何求,于禅定中独自低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佛法的向往。开篇“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写出了诗人归隐于山之意,心境清净,不染尘世。接着“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表明诗人在寻访一位修道的高僧,穿着简单的衣物,在山中休憩。第三句“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则描绘了通往寺庙的小径上落叶和寒冷的景象。
最后两句“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显示诗人对佛教修行的尊重与向往,他仿佛在心中默念佛经,寻求内心的平静。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一篇融合了山水之美和禅意宁静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