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得朝衣不称身,勇辞新爵号遗民
出处:《府判谢公挽章》
元 · 黄溍
换得朝衣不称身,勇辞新爵号遗民。
鍊成偃月炉中药,阅遍铜驼陌上人。
鲁国灵光俄委地,谢家玉树正伤春。
忽闻旧唱贞元曲,衰涕能无洒石麟。
鍊成偃月炉中药,阅遍铜驼陌上人。
鲁国灵光俄委地,谢家玉树正伤春。
忽闻旧唱贞元曲,衰涕能无洒石麟。
鉴赏
这首挽诗《府判谢公挽章》由元代诗人黄溍所作,是对谢公去世的哀悼与缅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其生前事迹的追忆。
首句“换得朝衣不称身”,以换得的朝衣不合身为喻,暗示谢公辞官退隐,不再为官场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这种转变体现了其对权力与地位的淡泊,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视。
“勇辞新爵号遗民”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谢公辞官的决心与勇气,他选择远离官场的荣华,回归民间,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展现了一位官员的高尚情操和对民众的深厚情感。
“鍊成偃月炉中药,阅遍铜驼陌上人”描绘了谢公在辞官后的生活状态,他或许在偃月炉旁炼制药物,或是游历于繁华与沧桑并存的铜驼陌上,体验人间百态。这一形象既展现了其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也暗示了其对社会变迁的洞察与思考。
“鲁国灵光俄委地,谢家玉树正伤春”两句运用了鲁灵光殿和谢安家族的典故,表达了对谢公早逝的惋惜之情。鲁灵光殿的倒塌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谢家玉树则比喻谢公家族的辉煌与凋零,伤春则表达了对春天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忽闻旧唱贞元曲,衰涕能无洒石麟”表达了对谢公逝世消息的震惊与悲痛,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听到旧日歌曲,不禁泪如雨下,仿佛石麟(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也感到了哀伤。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哀悼者内心的痛苦与不舍。
整首挽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不仅表达了对谢公的哀悼,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