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虽欲不惊呆,猛见霜丝雪缕垂两腮全文

虽欲不惊呆,猛见霜丝雪缕垂两腮

出处:《悯日杂言
明 · 沈周
日既去,日复来,来如赴,去如颓。
来是谁约,去是谁推。
一来一去,彼此自禅续,无与我与,何故使我心惊猜。
似乎少年有根是汝拔,老丑无种是汝栽。
百年所算三万六千日,自我而数指作枚。
我今行年已七十,历日二万五千枚。
所该百而去七大大半,又复使我心惊呆。
虽欲不惊呆,猛见霜丝雪缕垂两腮
何况人生不满百,疾乌捷兔又如此而相催。
我思天地灵长之气,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然后运穷劫尽荡而为灰。
吾人亦谓参三才。
胡乃其气短索,不得相追陪。
准天地而言人,眇尘海之一埃。
嘅岁月之玩人,同古今而一雷。
我无长绳系日住,亦无长戈挥日回。
亦不知学仙能久视,亦不知托佛能轮回。
而今而后,去之日付一杯,来之日付一杯。
不忧罄其瓶、耻其罍。
春暖秋凉、山边水隈,访黄菊、寻白梅。
秋月自与吾虑净,春云自与吾怀开。
昼游之地吾蓬莱,夕息之处吾夜台。
以殇视我吾老大,以彭视我吾婴孩。
信寿夭吾何以外,请享此见在,不乐胡为哉。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悯日杂言》是一首寓言诗,借日出日落的自然现象,抒发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诗中以日出日落比喻生命的循环,日去日来象征时光流逝,"少年有根是汝拔,老丑无种是汝栽"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生长和衰老。诗人感叹自己已届七十高龄,时间匆匆,"百年所算三万六千日",感叹生命消逝之快。

诗中提到天地的长久与人的渺小,"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与"眇尘海之一埃"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对生命的无奈和对岁月无情的哀叹。诗人虽然无法挽留时光,但选择以豁达的态度面对,"去之日付一杯,来之日付一杯",享受当下,欣赏四季变换,寻找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对日的怜悯,映射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沈周的人生哲学和超脱态度。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