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念岁丰,天道难预论
出处:《东郊田园二首》
明 · 顾璘
陶公归桑里,谢客营石门。
于世既无竞,努力事田园。
春还理荒秽,良苗应时繁。
岂不念岁丰,天道难预论。
列槿藩草屋,艺蔬备晨飧。
郊居渐成趣,益厌城市喧。
菽水苟无阙,万事奚足言。
于世既无竞,努力事田园。
春还理荒秽,良苗应时繁。
岂不念岁丰,天道难预论。
列槿藩草屋,艺蔬备晨飧。
郊居渐成趣,益厌城市喧。
菽水苟无阙,万事奚足言。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东郊田园二首(其一)》描绘了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首句“陶公归桑里”,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接下来,“谢客营石门”暗示诗人远离尘嚣,选择在宁静的山石之间筑屋居住。
“于世既无竞,努力事田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竞争的超脱,决定专心致志于农耕之事。“春还理荒秽,良苗应时繁”描绘了春天辛勤耕耘,期待丰收的场景,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岂不念岁丰,天道难预论”流露出诗人对丰收的期盼,但又深知天意难以预测,表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智慧。“列槿藩草屋,艺蔬备晨飧”具体描述了简朴的生活方式,种植豆类蔬菜以备一日三餐。
“郊居渐成趣,益厌城市喧”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都市喧嚣的厌倦,享受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菽水苟无阙,万事奚足言”以朴素的生活满足为满足,认为只要基本生活所需得到满足,其他事情都不足挂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淡泊,具有浓厚的隐逸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