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岁引灵椿寿,尺五天临玉树芳
出处:《为林太学兄弟于初腊寿其尊人六十》
明 · 卢龙云
韦曲新移傍未央,小山和靖兴犹长。
八千岁引灵椿寿,尺五天临玉树芳。
节近蓬莱初启会,游馀句曲递称觞。
怡亲自得阳城教,三豆何劳礼杖乡。
八千岁引灵椿寿,尺五天临玉树芳。
节近蓬莱初启会,游馀句曲递称觞。
怡亲自得阳城教,三豆何劳礼杖乡。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为林太学兄弟在初腊时为其尊人六十岁生日所作的祝寿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比喻手法,展现了对尊者的深厚敬意与美好祝愿。
首联“韦曲新移傍未央,小山和靖兴犹长”,以“韦曲”象征尊者之居所,“未央”则寓指尊者的高寿与威望,通过“新移”与“傍”描绘出尊者生活环境的雅致与尊贵。“小山和靖”则是对尊者品格的赞美,暗示其如小山般稳重,和靖般清高。此联整体营造出一种祥和、尊崇的氛围。
颔联“八千岁引灵椿寿,尺五天临玉树芳”,进一步深化了对尊者的祝福。以“八千岁”象征长寿,以“灵椿”比喻尊者的长寿如同神木一般,永不枯萎;“尺五天临”则寓意尊者受到上天的庇佑,如同玉树般在天庭的光辉下绽放,展现出尊者的崇高地位与非凡气度。
颈联“节近蓬莱初启会,游馀句曲递称觞”,将场景转换至仙境般的蓬莱,表达了对尊者即将迎来盛会的期待与祝福。同时,“句曲”作为道教圣地,暗含着尊者与道家文化的深厚联系,以及对其精神境界的赞誉。
尾联“怡亲自得阳城教,三豆何劳礼杖乡”,以“阳城教”象征尊者所接受的教诲与智慧,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与智慧的赞赏。最后以“三豆何劳礼杖乡”收尾,既是对尊者生活简朴、不求奢华的赞美,也是对其内心平和、淡泊名利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尊者生活环境、品格、寿辰、教诲等方面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对尊者的深深敬意与美好祝愿,语言典雅,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尊者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