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自有洞天阔,物外每同春日长
出处:《台城杂诗七首 其七》
宋 · 曹勋
金柔火老转清商,已近蟾华冉冉光。
尚有微云遗暑湿,不妨森木作新凉。
壶中自有洞天阔,物外每同春日长。
愿得身藏箕斗内,白蘋红蓼水云乡。
尚有微云遗暑湿,不妨森木作新凉。
壶中自有洞天阔,物外每同春日长。
愿得身藏箕斗内,白蘋红蓼水云乡。
注释
金柔:指秋季的金色柔和。火老:指夏末的火气逐渐消退。
清商:秋天的乐调,代指秋意。
蟾华:指月亮。
冉冉:缓缓升起的样子。
微云:残留的薄云。
暑湿:夏季的余热和湿气。
森木:众多树木。
新凉:初秋的新鲜凉爽。
壶中:比喻虚构或理想的世界。
洞天:仙境,这里指壶中的世界。
物外:世外,超脱世俗之外。
春日长:春天般的长久宁静。
箕斗:斗宿和箕宿,古代星象中的两个星座。
白蘋红蓼:水生植物,象征清幽的环境。
水云乡:水云缭绕的地方,指理想中的隐居之处。
翻译
秋意渐浓,金黄的月亮开始明亮起来。虽然还有少许暑气未消,但树木已带来一丝清凉。
壶中的世界仿佛广阔无边,世外如春日般悠长。
我希望能隐居在北斗星与斗宿之间,过着水云间的悠闲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诗人曹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黄的秋色和渐近的月光。"金柔火老转清商",形象地写出秋意渐浓,夜晚的寒气开始取代白天的炎热,"已近蟾华冉冉光"则暗示着明亮的月光即将升起。"尚有微云遗暑湿",说明尽管暑热未尽,但云层带来了一丝清凉。"不妨森木作新凉",写出了树木为人们带来的自然凉意。
诗人进一步借景抒怀,想象自己在"壶中"(可能指酒杯或仙境)中感受到的开阔与宁静,"物外每同春日长",表达了对春天般永恒的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在星斗之间"身藏箕斗内",在如画的水云之乡过上闲适的生活,流露出淡泊名利、追求隐逸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秋夜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