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衣钵吾将付,先辈文章子孰如
出处:《送诸从游应试二首》
明 · 唐顺之
一壑谋身世所疏,几人相伴此闲居。
月悬山馆谈经处,雪压林皋宴坐余。
向来衣钵吾将付,先辈文章子孰如。
亦知雅志轻青紫,好及明时早上书。
月悬山馆谈经处,雪压林皋宴坐余。
向来衣钵吾将付,先辈文章子孰如。
亦知雅志轻青紫,好及明时早上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追求。诗人以“一壑谋身世所疏”开篇,点明了自己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选择。接着,“几人相伴此闲居”一句,既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孤独感,也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或许能找到心灵的伴侣。
“月悬山馆谈经处,雪压林皋宴坐余”,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谧深邃的氛围。月光洒在山馆之上,似乎在与诗人一同探讨经义;而雪覆盖的林间小径,则是诗人独坐冥想后的痕迹。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向来衣钵吾将付,先辈文章子孰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承与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后学的期待。他愿意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希望他们能够超越自己,成为更好的学者和思想家。
最后,“亦知雅志轻青紫,好及明时早上书”,诗人表明了自己的高尚情操和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他深知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修养和对知识的追求,而非外在的荣华富贵。在清明的时代,他愿意早起读书,继续探索学问的奥秘,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自然景色、知识传承和人生追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