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琴海国双鸿度,锁印江城独鸟啼
出处:《邓远游以书贶见贻赋答二律》
明 · 胡应麟
飞蓬何处遂幽栖,咫尺云萍怅解携。
吏隐欲兼山大小,客居难定瀼东西。
鸣琴海国双鸿度,锁印江城独鸟啼。
是处休文饶八咏,危楼曾否共攀跻。
吏隐欲兼山大小,客居难定瀼东西。
鸣琴海国双鸿度,锁印江城独鸟啼。
是处休文饶八咏,危楼曾否共攀跻。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名为《邓远游以书贶见贻赋答二律(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邓远游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远方景色的感慨。
首联“飞蓬何处遂幽栖,咫尺云萍怅解携”运用了“飞蓬”这一意象,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的离别,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相聚时光的怀念。接着,“咫尺云萍怅解携”则进一步强调了距离虽近,但心灵的分离却让人感到无比的惆怅。
颔联“吏隐欲兼山大小,客居难定瀼东西”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与隐逸生活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渴望像陶渊明那样在山林间自由自在地生活;另一方面,现实中的官职责任又让他难以完全摆脱尘世的束缚。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前居住环境的不确定感,可能是指对官场地位或个人命运的不明确。
颈联“鸣琴海国双鸿度,锁印江城独鸟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独的画面。海国双鸿的飞翔,象征着自由与远方,而江城独鸟的啼叫,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孤独的复杂情感。
尾联“是处休文饶八咏,危楼曾否共攀跻”引用了南朝文学家沈约(字休文)的《八咏诗》,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创作美好诗歌的愿望。同时,“危楼曾否共攀跻”则寄托了诗人对与友人再次相聚、共同探索未知世界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活、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