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过梅州未入城,送君此去不胜情
出处:《送霍友山访吕广文谒佘学士》
明 · 成鹫
曾过梅州未入城,送君此去不胜情。
吟随诗派今推吕,俗访遗贤旧姓程。
七贵门前凭直入,百花洲畔莫閒行。
莱衣留在崆同下,遥计归心在鲤庭。
吟随诗派今推吕,俗访遗贤旧姓程。
七贵门前凭直入,百花洲畔莫閒行。
莱衣留在崆同下,遥计归心在鲤庭。
鉴赏
这首明代成鹫所作的《送霍友山访吕广文谒佘学士》诗,以送别与访贤为主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与文化情怀。
首联“曾过梅州未入城,送君此去不胜情”,诗人回忆了自己未曾深入梅州城的经历,此刻送别友人霍友山前往梅州,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深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厚友情,也流露出对未知旅程的关切。
颔联“吟随诗派今推吕,俗访遗贤旧姓程”,点明了友人此行的目的地——吕广文和佘学士。吕广文和佘学士是当时文坛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名字被后世推崇,意味着友人此行不仅是为了探访两位贤士,也是为了追寻文学的真谛,感受历史文化的韵味。这里通过“吟随”和“俗访”的对比,既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友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颈联“七贵门前凭直入,百花洲畔莫閒行”,描绘了友人即将踏入的环境。七贵门前的直入,象征着友人将受到高门大族的礼遇;而百花洲畔的“莫閒行”,则提醒友人在美景中不要流连忘返,应专注于访贤的目的。这一联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展现了友人此行的多重意义。
尾联“莱衣留在崆同下,遥计归心在鲤庭”,以“莱衣”(古代孝子的服饰)和“鲤庭”(比喻父母的居所)为意象,表达了友人此行不仅是对前辈的拜访,更是一种对家庭、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友人虽身在他乡,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中的父母,这份情感深沉而真挚。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访贤、自然景物和家庭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