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关难可留,鸟兮盍来归
出处:《哭梁公实三首》
明 · 林大春
众鸟趋林鸣,一鸟拂林飞。
林飞向空没,众鸟声正悲。
悲鸣思转长,羽翰故依依。
九关难可留,鸟兮盍来归。
饮啄各有时,时久悲已衰。
常恐失群侣,俯仰愿多违。
林飞向空没,众鸟声正悲。
悲鸣思转长,羽翰故依依。
九关难可留,鸟兮盍来归。
饮啄各有时,时久悲已衰。
常恐失群侣,俯仰愿多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鸟儿在林间的活动与情感,充满了深沉的寓意和哲理。诗人以鸟喻人,通过鸟儿的悲鸣与飞翔,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哀悼与怀念。
首句“众鸟趋林鸣”,描绘了一幅鸟儿聚集在树林中欢快鸣叫的画面,预示着和谐与生机。接着,“一鸟拂林飞”则引入了一个个体的行动,暗示了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预测性。随后,“林飞向空没”,鸟儿从树林中飞向天空,最终消失不见,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不可挽留。而“众鸟声正悲”,众鸟因失去同伴而发出悲伤的叫声,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
接下来,“悲鸣思转长,羽翰故依依”,鸟儿的悲鸣持续不断,羽毛依然紧紧相连,象征着对逝者的思念与不舍。然而,“九关难可留”,通往天堂的道路难以停留,表达了对生命终将逝去的无奈与接受。最后,“鸟兮盍来归”,呼唤鸟儿回归,实际上是对逝者的一种慰藉与希望,希望他们能找到安息之所。
“饮啄各有时,时久悲已衰”,鸟儿在特定的时间内饮水与觅食,时间久了,悲伤之情也逐渐消减,暗示了时间可以冲淡哀伤,带来新的平静与希望。同时,这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面对失去要勇敢地向前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对生命、死亡、思念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富有哲理意味,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