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以文感异类者,此非凉德所及,聊为歌诗以讼之
出处:《猛虎行》
元末明初 · 刘永之
山居近多虎害,食民耕牛畜豕,民甚苦之。
古人有以文感异类者,此非凉德所及,聊为歌诗以讼之。
古人有以文感异类者,此非凉德所及,聊为歌诗以讼之。
鉴赏
这首诗名为《猛虎行(其一)》,由元末明初诗人刘永之作。诗中描绘了山居之地因猛虎出没而给村民带来的困扰与痛苦,反映了人与自然冲突的现实。
首句“山居近多虎害”,开门见山地揭示了主题,点明了猛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接着,“食民耕牛畜豕”进一步描述了老虎对村民生计的破坏,强调了其危害性。后两句“民甚苦之”直抒胸臆,表达了村民对猛虎肆虐的深切忧虑和痛苦之情。
诗人在此并未直接诉诸武力或寻求解决方案,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温和的方式——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对猛虎的“感化”。诗中暗含了对猛虎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能力有限的谦逊态度:“此非凉德所及,聊为歌诗以讼之。”这句话既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自我定位,也是对通过文学手段影响自然界的尝试。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以及人类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与尝试。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的实际问题,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和谐共处理念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