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船夜泊愁惊梦,官署辰衙喜报晴
出处:《赞雁塔晓钟》
明 · 赖世隆
早鸡声里听钟鸣,映起当年野老情。
林外月斜敲正急,山中露冷韵偏清。
客船夜泊愁惊梦,官署辰衙喜报晴。
我有新诗寄僧壁,纱笼却笑宋人赓。
林外月斜敲正急,山中露冷韵偏清。
客船夜泊愁惊梦,官署辰衙喜报晴。
我有新诗寄僧壁,纱笼却笑宋人赓。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赖世隆的《赞雁塔晓钟》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钟声唤醒沉睡世界的情景,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首联“早鸡声里听钟鸣,映起当年野老情”,开篇即以鸡鸣与钟声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唤起了人们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感慨。
颔联“林外月斜敲正急,山中露冷韵偏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月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露冷则暗示着自然界的清新与静谧。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元素的动态与静态之美,同时也隐含了人生的无常与静好。
颈联“客船夜泊愁惊梦,官署辰衙喜报晴”,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客船夜泊,或许是对远方归途的期待与不安;官署辰衙,可能是对工作或生活状态的描述。这一联通过“愁”与“喜”的情绪对比,展现了人们在面对不同情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未来的不同期待。
尾联“我有新诗寄僧壁,纱笼却笑宋人赓”,表达了诗人创作的喜悦与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寄诗于僧壁,既体现了文人的雅兴,也暗含了对佛教文化中“超脱世俗”的追求。而“纱笼却笑宋人赓”一句,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传统文学的传承与创新的态度,既是对前人作品的致敬,也是对未来创作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文化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