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容请禄米,聊复隐书帷
出处:《送刘元鼎》
宋末元初 · 方回
高密非逢世,才堪学掾为。
稍容请禄米,聊复隐书帷。
要路终多险,清官未觉卑。
莼丝春正美,早寄鉴湖诗。
稍容请禄米,聊复隐书帷。
要路终多险,清官未觉卑。
莼丝春正美,早寄鉴湖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高密:地名,古代的一个县。世:时代,指社会环境。
学掾:古代官署中的低级官员,负责辅助处理文书工作。
稍:稍微,勉强。
请禄米:请求领取俸禄。
隐书帷:隐居读书,指退隐生活。
要路:显赫的职位,重要的仕途。
险:艰难,危险。
清官:廉洁的官员。
卑:低微,不显赫。
莼丝: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象征清淡生活。
鉴湖:古代湖泊,在今浙江绍兴,以风景优美著称。
翻译
在高密这个地方,我未能遇到好的时代,只能以学掾的身份求学。勉强请求一些俸禄,姑且在书斋中隐居。
仕途上的重要岗位终究充满风险,但清廉的官职并未让我觉得地位低下。
春天的莼菜鲜美无比,我希望能早早地寄出描绘鉴湖美景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送刘元鼎》。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高密非逢世,才堪学掾为。” 这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与疏离,他感到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只能勉强模仿别人的行为去适应社会。"掾"在古代是指官员手中的符节,这里比喻着诗人不得已地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官员。
“稍容请禄米,聊复隐书帷。” 诗人希望能够得到一点时间和空间,以便请求一些生活的资助,同时也能在自己的小屋中潜心读书写字。"禄米"指的是官员的俸禄,而"隐书帷"则是诗人对知识与文学的追求。
“要路终多险,清官未觉卑。” 这两句表达了对未来道路的担忧和对于清廉官员的渴望。尽管前路充满了危险和困难,但诗人仍然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清白,不被世俗所污染。
“莼丝春正美,早寄鉴湖诗。”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朋友的情谊通过诗歌传递出去。"莼丝"指的是一种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而"鉴湖"则是刘元鼎的号,这里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早日将自己的诗作送达到朋友那里。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以及他对于友情和知识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