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道人筠管高低奏,学士匏樽慷慨倾全文

道人筠管高低奏,学士匏樽慷慨倾

狂歌常作不平鸣,和我阳阿激楚声。
孤鹤唳空音断续,老龙吟水韵凄清。
道人筠管高低奏,学士匏樽慷慨倾
共泛西池今夜月,不堪回首阖闾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西池泛舟赏月之际,以洞箫分韵咏唱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狂歌”、“不平鸣”、“孤鹤唳空”、“老龙吟水”,以及“道人筠管”、“学士匏樽”,营造出一种既有自然之美的宁静,又蕴含着深沉情感与哲思的氛围。

“狂歌常作不平鸣,和我阳阿激楚声。”开篇即以“狂歌”点明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不平之声在阳阿(山间平地)与激楚(急流)之间回荡,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愤与不屈,也预示了接下来诗歌情感的起伏。

“孤鹤唳空音断续,老龙吟水韵凄清。”这两句通过“孤鹤”与“老龙”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寥与情感的哀婉。鹤唳与龙吟,虽是自然界中的声音,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承载了更深的寓意,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无常。

“道人筠管高低奏,学士匏樽慷慨倾。”“道人”与“学士”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身份与境界,他们以“筠管”(竹制乐器)与“匏樽”(葫芦制成的酒器)为媒介,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面对人生境遇时的慷慨与豪情。

“共泛西池今夜月,不堪回首阖闾城。”最后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西池之夜,月光下的泛舟之旅。然而,诗人却在享受此刻美景的同时,不禁回忆起过去,尤其是“阖闾城”,这可能暗指某种历史事件或个人经历,使得诗人感到难以忘怀,甚至有些许的哀愁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及其友人在自然美景中所体验到的情感深度与哲学思考,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历史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