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分明慧月当空照,影入泥涂何处寻全文

分明慧月当空照,影入泥涂何处寻

出处:《读宋史偶笔
明 · 成鹫
不昧禅心昧佛心,赐名惭愧比商霖。
分明慧月当空照,影入泥涂何处寻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佛法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首句“不昧禅心昧佛心”,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了作者对于禅与佛的理解。禅心,指的是内心的清净与觉悟;佛心,则可能指更为广博的慈悲与智慧。通过“不昧”与“昧”的对比,强调了作者在追求内心觉醒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更深层次的智慧与慈悲方面有所欠缺,表达了对自我认知的谦逊与反思。

次句“赐名惭愧比商霖”,这里“赐名”可以理解为给予某种称号或身份的确认,而“商霖”则是一种比喻,通常用来形容大雨,象征着广泛而深刻的恩泽。整句诗意为,虽然得到了某种认可或称号,但内心却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感到惭愧,如同大雨虽广布四方,但对于自身而言,却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滴,难以完全领略其深意。这反映了作者在获得外界肯定时,仍保持谦虚和自省的态度。

后两句“分明慧月当空照,影入泥涂何处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慧月当空照”形象地描绘了智慧如同明亮的月亮,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寓意着清晰的洞察力和智慧的光芒。后一句“影入泥涂何处寻”则通过反问的方式,暗示即使智慧之光照耀,但个人的行动和选择却可能陷入困境或迷失,如同影子在泥泞中难以辨认。这不仅提醒人们要珍惜智慧的指引,同时也要警惕在实际行动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困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探讨了自我认知、智慧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追求精神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反思。它鼓励读者不仅要追求知识和智慧的提升,更要勇于面对自我,不断探索和修正,以实现真正的内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