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雨馀山自黛,蒹葭烟尽岛如蓝
出处:《自岭下泛鹢到清远峡作》
唐 · 胡曾
乘船浮鹢下韶水,绝境方知在岭南。
薜荔雨馀山自黛,蒹葭烟尽岛如蓝。
旦游萧帝新松寺,夜宿嫦娥桂影潭。
不为箧中书未献,便来兹地结茅庵。
薜荔雨馀山自黛,蒹葭烟尽岛如蓝。
旦游萧帝新松寺,夜宿嫦娥桂影潭。
不为箧中书未献,便来兹地结茅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乘船:坐船。浮鹢:鹢首的小船。
韶水:古代南方的河流名。
绝境:偏远的地方。
岭南:指广东、广西一带。
薜荔:一种常绿藤本植物。
山自黛:山色如黛青。
蒹葭:芦苇。
烟尽:烟雾消散。
岛如蓝:岛屿如蓝色的宝石。
萧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新松寺:新建的松树林中的寺庙。
嫦娥:月宫仙女。
桂影潭:月光照亮的桂树下的水潭。
箧中书:箱子里的书卷。
献:进献。
兹地:这里。
茅庵:简陋的草屋。
翻译
乘坐小舟顺流而下,驶向韶水之滨,抵达偏远之地才知身处岭南。雨后的薜荔苍翠如黛色山峦,烟雾散去后,岛屿像蓝色的画卷。
白天游览萧帝的新松寺,夜晚则栖息在月光洒满的嫦娥桂影潭边。
并非因为箱中的书卷尚未呈献,而是为了在此地建一座竹舍隐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韶水上游历的美丽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自己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境幽深,语言优美,是一首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体验的佳作。
在诗的开篇,“乘船浮鹢下韶水”立即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绝境方知在岭南”表达了对岭南地区独特景色的赞叹。接着,“薜荔雨馀山自黛,蒹葭烟尽岛如蓝”中的对比和形象使用,不仅描绘出山峦的神秘与苍翠,也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远。
“旦游萧帝新松寺,夜宿嫦娥桂影潭”两句,通过时间的流转和地点的变换,不仅展现了诗人一日之中的活动,还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与和谐。最后,“不为箧中书未献,便来兹地结茅庵”则透露出诗人淡泊明志,不为世俗所羁绊,愿意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安顿下来,过上一段隐逸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风格,是一首集观赏性、表现力与意境深远为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