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时乘大化,勿愧点与回
明 · 王守仁
林间憩白石,好风亦时来。
春阳熙百物,欣然得予怀。
缅思两夫子,此地得徘徊。
当年靡童冠,旷代登堂阶。
高情讵今昔,物色遗吾侪。
顾谓二三子,取瑟为我谐。
我弹尔为歌,尔舞我与偕。
吾道有至乐,富贵真浮埃。
若时乘大化,勿愧点与回。
陟冈采松柏,将以遗所思。
勿采松柏枝,两贤昔所依。
缘峰践台石,将以望所期。
勿践台上石,两贤昔所跻。
两贤去邈矣,我友何相违?吾斯未能信,役役空尔疲。
胡不此簪盍,丽泽相遨嬉?渴饮松下泉,饥餐石上芝。
偃仰绝馀念,迁客难久稽。
洞庭春浪阔,浮云隔九疑。
江洲满芳草,目极令人悲。
已矣从此去,奚必兹山为。
恋系乃从欲,安土惟随时。
晚闻冀有得,此外吾何知。
春阳熙百物,欣然得予怀。
缅思两夫子,此地得徘徊。
当年靡童冠,旷代登堂阶。
高情讵今昔,物色遗吾侪。
顾谓二三子,取瑟为我谐。
我弹尔为歌,尔舞我与偕。
吾道有至乐,富贵真浮埃。
若时乘大化,勿愧点与回。
陟冈采松柏,将以遗所思。
勿采松柏枝,两贤昔所依。
缘峰践台石,将以望所期。
勿践台上石,两贤昔所跻。
两贤去邈矣,我友何相违?吾斯未能信,役役空尔疲。
胡不此簪盍,丽泽相遨嬉?渴饮松下泉,饥餐石上芝。
偃仰绝馀念,迁客难久稽。
洞庭春浪阔,浮云隔九疑。
江洲满芳草,目极令人悲。
已矣从此去,奚必兹山为。
恋系乃从欲,安土惟随时。
晚闻冀有得,此外吾何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名为《陟湘于迈岳麓是尊仰止先哲因怀友生丽泽兴感伐木寄言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岳麓山林间漫步的情景,通过与友人的对话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道德修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林间憩白石,好风亦时来”描绘了诗人静坐于山林中的白石之上,微风轻拂,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接着,“春阳熙百物,欣然得予怀”则展现了春天阳光普照万物生长的景象,诗人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随后,诗人缅怀古代两位贤哲,表达了对他们高尚情操的敬仰之情。他提到这两位贤哲曾在同一地点留下足迹,跨越时间的长河,他们的精神依然影响着后人。诗人邀请友人一同弹琴唱歌,共享这份快乐,并借此表达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吾道有至乐,富贵真浮埃”,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在于道德的修养和内心的平静,而非外在的物质财富。他希望友人能与他一同追求这种至高的快乐,不受世俗名利的束缚。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在自然之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他提醒友人不要忘记自然界的美好,如松柏、泉水和芝草,这些都是自然赋予的宝贵资源。同时,他也反思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有些疲惫和迷茫,希望能与友人一起享受自然的美好,摆脱世俗的束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