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形迹谁能拘,越礼亦非善全文

形迹谁能拘,越礼亦非善

出处:《柬同社诸君
清 · 戴亨
孤云久无依,倦鸟亦应返。
胡为迟暮年,而不思栖遁。
劳生会有营,泉石情空缅。
俗务讵能羁,人苦不自遣。
方外觅佳游,聊作尘世隐。
况兹同社人,襟期尽萧散。
相见无俗谈,淹留畅清眄。
触目各成吟,晚就斋厨饭。
入山何必深,会心不在远。
形迹谁能拘,越礼亦非善
岂学嵇阮徒,山阳恣慢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志同道合之人的相聚之乐。开篇以“孤云”和“倦鸟”象征着自己内心的漂泊与疲惫,表达了对归宿的渴望。接着,诗人反思了世俗生活的束缚与劳碌,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俗务讵能羁,人苦不自遣”,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现实束缚的不满和对心灵解脱的渴望。随后,诗人提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方外觅佳游,聊作尘世隐”,即在精神上远离尘嚣,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与同社之人的相聚之乐,强调了彼此之间没有世俗的牵绊,只有心灵的契合与交流。“相见无俗谈,淹留畅清眄”,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诚与和谐。最后,诗人通过“触目各成吟,晚就斋厨饭”的描述,展现了生活中的小确幸,即使是在简朴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

结尾部分,“入山何必深,会心不在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领悟——真正的自由与满足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或地理位置的遥远,而在于心灵的契合与精神的自由。最后两句“形迹谁能拘,越礼亦非善”,则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礼法的思考,认为真正的自由不应被形式所束缚,同时也强调了行为的正当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内心世界与社会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厚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与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