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沈积冤气,寂寂无人知
将军独激昂,誓欲酬恩私。
孤城日无援,高节终可悲。
家国共沦亡,精魂空在斯。
沈沈积冤气,寂寂无人知。
良牧怀深仁,与君建明祠。
父子俱血食,轩车每逶迤。
我来荐蘋蘩,感叹兴此词。
晨光上阶闼,杀气翻旌旗。
明明幽冥理,至诚信莫欺。
唯夫二千石,多庆方自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板荡:比喻国家动乱。贼臣:指篡权的奸臣。
激昂:情绪高昂,决心坚定。
酬恩私:报答恩情和私人关系。
孤城:孤立无援的城市。
精魂:精神和灵魂。
沈沈:深沉,厚重。
良牧:贤能的地方长官。
血食:死后受祭祀。
晨光:清晨的阳光。
幽冥:阴间,死者的归宿。
二千石:古代官职,郡守级别的官员。
翻译
周朝王室动荡不安,奸臣扶持幼主登基。将军独自振奋,发誓要报答恩情和私谊。
孤立的城池得不到援助,高尚的节操令人悲凉。
国家和个人一同沉沦,精神魂魄仅存于此。
深重的冤屈积聚不散,默默无闻无人知晓。
贤明的官员心怀大爱,为他们建起显赫的祠堂。
父子两代享受祭祀,车辆行列常常蜿蜒。
我来献祭以表哀思,感慨中写下这首诗。
清晨阳光照进台阶,杀气弥漫军旗飘扬。
光明的天理昭然若揭,至诚之心不容欺骗。
只有那些地方官,才能带来真正的喜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忠良之臣的哀悼和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周室既板荡,贼臣立婴儿,表明了国家已经到了危机四伏的时刻,而奸臣却把持朝政,将幼童立为君主,以图谋私利。此情此景,令人痛心。
将军独激昂,誓欲酬恩私,诗人赞扬一位孤胆忠心的将军,他孤身奋战,要报效国家恩德。孤城日无援,高节终可悲,则表现了这位将军虽然有着崇高品格,但在国破家亡之时,也只能感到深深的悲哀。
家国共沦亡,精魂空在斯,诗人感叹家国同归于尽,只留下一缕忠诚之魂。沈沈积冤气,寂寂无人知,则是说这份冤屈和忠诚之气深藏不露,无人能懂。
良牧怀深仁,与君建明祠,是诗人对尉迟将军的赞誉,他如同一位善良的牧民,怀抱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并且与他共建了一座明亮的宗庙。父子俱血食,轩车每逶迤,则是形容这位将军和他的家族都在为国家奉献生命。
我来荐蘋蘩,感叹兴此词,是诗人表达自己来到尉迟将军庙宇前,对他的事迹深深感慨,从而兴发了这首诗。晨光上阶闼,杀气翻旌旗,则是描绘早晨的阳光照耀在庙宇的台阶上,那些曾经挥洒鲜血的战旗现在依然矗立,似乎还能感受到当年的英勇杀气。
明明幽冥理,至诚信莫欺,是诗人对尉迟将军忠心不二的赞扬,他的忠诚之心清晰而又深远,不会被任何虚假所蒙蔽。唯夫二千石,多庆方自兹,则是说只有这位将军的美德和功绩,是值得后人永远纪念和庆幸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尉迟将军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良之臣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兴亡的深切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