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鬓经秋短,孤鸿带日斜
出处:《槜李别张子明》
明 · 佘翔
汗漫逢长水,愁心感岁华。
非关贫刺骨,那得远辞家。
双鬓经秋短,孤鸿带日斜。
露团芳草夕,何处咏蒹葭。
非关贫刺骨,那得远辞家。
双鬓经秋短,孤鸿带日斜。
露团芳草夕,何处咏蒹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长途跋涉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汗漫逢长水"写出了旅途的艰辛和漫长,"愁心感岁华"则表达了时光流逝引发的内心愁绪。"非关贫刺骨"暗示并非物质贫困所致,而是深深的思乡之情使然。"那得远辞家"直接表达了对远离家乡的无奈。"双鬓经秋短"通过描写秋天白发增多,暗示了诗人年龄的增长和离家时间之久。"孤鸿带日斜"以孤雁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孤独无依的心境,同时映照着夕阳西下,增添了凄凉气氛。最后,"露团芳草夕,何处咏蒹葭"以傍晚露珠滴落芳草,引出《诗经》中的芦苇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友的深深怀念,以及在异地吟咏这些诗句以寄托情感的寂寥。整首诗情感深沉,画面感强,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