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箓诵琅函,芳字纪玉版
孔老业不同,同具看山眼。
其六惟坤珍,三实吴楚产。
禀气殊东西,粹美无可柬。
景仙幻斯堂,土阜高?嵼。
飞来九叠云,城阙不可限。
泉贝似神助,草棘使鬼刬。
有官颓厥府,视此得无赧。
秘箓诵琅函,芳字纪玉版。
他时千柱宫,咄嗟了鸠僝。
吾侪昔英妙,文采炳虓虥。
暮年阅世故,豪气就磨铲。
愿超栩栩梦,不受俗网绾。
未信结邻楼,尚隔剑门栈。
壁间鬼谷像,怪睛一何睅。
似与堕圯履,粉饰增著撰。
滋长事为心,予欲刊蠹简。
春色浮汀洲,荻笋初可馔。
焉得逡巡手,百瓮漉醴盏。
醉魂遨太清,万劫一笑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茗盏:茶杯。孔老:孔子与老子。
坤珍:指某种珍贵物品。
吴楚:古代中国地区名。
琅函:古代装书的竹简或木函。
千柱宫:宏伟的宫殿。
豪气:豪放的气概。
栩栩梦:生动逼真的梦境。
剑门栈:古代栈道,位于四川剑阁附近。
鬼谷像:鬼谷子的画像。
堕圯履:典故,指黄石公授《素书》给张良的故事。
蠹简:泛指古籍,因虫蛀而残破的竹简。
荻笋:一种水生植物的嫩芽。
万劫:形容经历无数灾难。
一笑莞:微笑,含笑。
翻译
八位客人和一位道士,面对清风品茗赏景。孔子与老子虽职业各异,但同样拥有欣赏山水的眼界。
第六种珍贵之物,坤珍,源自吴楚之地,气质独特,无比珍贵。
景仙幻化此堂,土丘高耸,云雾缭绕。
九重云彩飞来,城墙难以阻隔这美景。
泉水如神助,荆棘被鬼斧砍去。
官府衰败,看到此景是否会感到羞愧?
秘籍藏于琅函中,文字如玉般珍贵。
将来千柱宫建成,一切皆可轻易完成。
我们昔日才华横溢,文采飞扬。
晚年阅尽世事,豪情壮志逐渐消磨。
希望超越梦境,不被世俗束缚。
不相信仅靠相邻楼宇,就能越过剑门栈道。
壁上鬼谷子画像,那双奇异的眼睛瞪得很大。
仿佛在诉说圯桥的故事,增添了许多传奇。
我心中满是对事物的追求,想删改那些陈旧的书籍。
春天的景色浮现在水边洲头,初生的荻笋可供食用。
何时能悠闲地举起百瓮美酒,畅饮一番。
醉意中遨游太清,即使历经万劫,也能笑对人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题会真道堂》。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高洁情操和超凡脱俗的情怀。
"八客一道士,临风举茗盏。孔老业不同,同具看山眼。"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道士与八位客人共同品茶的画面,他们虽身处尘世,却能以出世的眼光观赏自然之美。
"其六惟坤珍,三实吴楚产。禀气殊东西,粹美无可柬。" 这四句诗中提到了“坤”和“巽”,这在《易经》中分别代表了地和风,这里可能暗喻着自然界的神秘力量,以及这种力量对人心灵的影响。
"景仙幻斯堂,土阜高?嵼。飞来九叠云,城阙不可限。" 这两句描写了一种超现实的美好场景,道士所居之地宛如仙境,云雾缭绕,给人以无边界的感觉。
"泉贝似神助,草棘使鬼刬。有官颓厥府,视此得无赧。" 这四句诗中提到了自然之水和草木,它们似乎拥有了神秘力量,同时也有“官府”的存在,这可能象征着世俗权力与超自然力量的并存。
"秘箓诵琅函,芳字纪玉版。他时千柱宫,咄嗟了鸠僝。" 这两句中,“秘箓”和“琅函”可能指的是道教典籍或符咒,而“芳字纪玉版”则可能暗示着某种文化的记载或者美好事物的记录。
"吾侪昔英妙,文采炳虓虥。暮年阅世故,豪气就磨铲。愿超栩栩梦,不受俗网绾。未信结邻楼,尚隔剑门栈。" 这几句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文化成就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超脱世俗束缚的愿望。
"壁间鬼谷像,怪睛一何睅。似与堕圯履,粉饰增著撰。滋长事为心,予欲刊蠹简。春色浮汀洲,荻笋初可馔。焉得逡巡手,百瓮漉醴盏。" 这几句诗中“鬼谷像”可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而“粉饰增著撰”则可能指的是后人对于古代文化的修饰和记录。
"醉魂遨太清,万劫一笑莞。" 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在醉酒之后,对世间一切烦恼的超脱和豁达态度。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道教神秘力量以及超凡脱俗情怀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世界的不满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