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闻清论数,竟日解悲吟
出处:《羁旅呈王介甫》
宋 · 朱明之
羁旅迫岁晚,班毛混满簪。
游无果下马,坐乏囊中金。
尘涨风声满,天昏雪气深。
幸闻清论数,竟日解悲吟。
游无果下马,坐乏囊中金。
尘涨风声满,天昏雪气深。
幸闻清论数,竟日解悲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羁旅:漂泊在外。迫:接近。
岁晚:岁末。
班毛:白发。
混满簪:乱草般混杂在发簪。
游无果:游玩没有收获。
果下马:指在佛寺门前供人骑乘的小马,此处比喻游玩无所得。
坐乏:坐立不安,形容穷困。
囊中金:口袋里的钱。
尘涨:风尘扬起。
风声满:四周充满风声。
天昏:天空阴沉。
雪气深:大雪深重。
幸闻:有幸听到。
清论:高雅的谈论。
竟日:整天。
解悲吟:缓解悲伤的情绪,此处指心情得到舒缓。
翻译
漂泊在外接近岁末,白发如乱草混杂在发簪间。游玩没有收获,口袋里的钱也所剩无几。
风尘扬起,四周充满风声,天空阴沉,大雪深重。
有幸听到几次清谈,整天的悲伤情绪似乎得到了缓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羁旅之人在岁晚时的凄凉心境。"班毛混满簪"形象生动,传达了主人公头发斑白、年华老去的无奈,同时也反映出其社会地位和精神状态的变化。"坐乏囊中金"则透露出诗人虽然拥有物质财富,但内心仍旧感到空虚和疲惫。
"尘涨风声满,天昏雪气深"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整体的悲凉氛围。尘土飞扬、风声呼啸,以及天色昏暗、雪意浓重,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流逝和生命凋零的沉重感。
幸运的是,"幸闻清论数"表明诗人在这种情境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这种清新的见解或许来自于朋友、师长或者是自己内心深处的领悟。最后一句"竟日解悲吟"则意味着通过这样的交流和理解,诗人的悲伤之情得到了缓解。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羁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寻找精神寄托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