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论心兴未遐,风尘回首隔天涯
出处:《张孝廉大来以诗翰从叶明府见贻赋荅》
明 · 胡应麟
稷下论心兴未遐,风尘回首隔天涯。
迷花有客栖三洞,采药何人卧九华。
箧秘龙韬光射斗,书传凫舄气凌霞。
同声咫尺仙郎在,一棹能无向若耶。
迷花有客栖三洞,采药何人卧九华。
箧秘龙韬光射斗,书传凫舄气凌霞。
同声咫尺仙郎在,一棹能无向若耶。
鉴赏
此诗《张孝廉大来以诗翰从叶明府见贻赋答》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张孝廉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稷下论心兴未遐,风尘回首隔天涯”,开篇即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畅谈未尽,而如今却因时空阻隔,只能遥望相思。稷下,古代齐国的一处学府,这里借指与友人的相聚之地;风尘,比喻世事纷扰,此处暗指与友人分别后的各自忙碌。
颔联“迷花有客栖三洞,采药何人卧九华”,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张孝廉的生活状态。三洞、九华均为道教圣地,此处用以象征友人隐居修道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颈联“箧秘龙韬光射斗,书传凫舄气凌霞”,转而赞美友人张孝廉的才华与志趣。龙韬,古代兵书,这里比喻友人的军事才能;凫舄,古代的一种鞋,这里借指友人的文采飞扬,气度不凡。
尾联“同声咫尺仙郎在,一棹能无向若耶”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再次相聚的期待。同声,意为志趣相投;仙郎,是对友人的尊称;若耶,地名,这里借指友人所在之处,表达了一种虽相隔千里,但心却紧紧相连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