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江总宅,晚为老氏宫
出处:《见山亭为洞神宫主江济川赋》
元末明初 · 吴克恭
本是江总宅,晚为老氏宫。
轩豁此亭子,乐哉同姓翁。
盘礴青溪上,睥睨白门东。
云林肃仙气,道德扬清风。
见山便自好,何必居山中。
悠然今古意,此事将无同。
轩豁此亭子,乐哉同姓翁。
盘礴青溪上,睥睨白门东。
云林肃仙气,道德扬清风。
见山便自好,何必居山中。
悠然今古意,此事将无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见山亭”的景致,它原是江总的府邸,后改建为道教宫观。诗人吴克恭在此题诗,以赞颂其所在之地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
首联“本是江总宅,晚为老氏宫”点明了见山亭的历史变迁,从私人府邸转变为道教宫观。接着,“轩豁此亭子,乐哉同姓翁”表达了对亭子开阔敞亮的赞赏,以及对与同姓主人共赏美景的喜悦之情。
颔联“盘礴青溪上,睥睨白门东”描绘了亭子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青溪之上,视野开阔,可俯瞰白门之东,景色宜人。颈联“云林肃仙气,道德扬清风”进一步渲染了这里的仙气缭绕,道德之风飘扬,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尾联“见山便自好,何必居山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认为欣赏美景并不一定要身处山中,见山即为乐。最后,“悠然今古意,此事将无同”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眼前景象的独特感悟,似乎在说这样的美好体验,在古今之间或许难寻其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见山亭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文历史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