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无尊中酒,风雨时来过
出处:《二十一日消寒七集拟陶三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东风扇云气,微阳掞天和。
袅袅庭中树,涓涓塘下波。
时鸟向人鸣,冻羽还婆婆。
开轩面城郭,飘风来卷阿。
虽无尊中酒,风雨时来过。
沉冥思蜀庄,无为嗟坎坷。
袅袅庭中树,涓涓塘下波。
时鸟向人鸣,冻羽还婆婆。
开轩面城郭,飘风来卷阿。
虽无尊中酒,风雨时来过。
沉冥思蜀庄,无为嗟坎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清晨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生命的复苏。首句“东风扇云气,微阳掞天和”描绘了春风拂面,云气散去,微弱的阳光洒满大地,带来一片和煦的氛围。接着,“袅袅庭中树,涓涓塘下波”则通过树木轻轻摇曳和池塘中细小的波纹,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时鸟向人鸣,冻羽还婆婆”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小鸟在枝头欢快鸣叫的情景,即使它们的羽毛还未完全舒展,但已显露出活泼的姿态。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暗示着冬去春来的交替。
“开轩面城郭,飘风来卷阿”描述了诗人打开窗户,面对城郭,感受到轻风拂面的场景。这里的“卷阿”可能是指风吹动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虽无尊中酒,风雨时来过”表达了诗人即便没有美酒相伴,也能欣赏到自然界的美好,风雨的到来反而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生活的情趣。
最后,“沉冥思蜀庄,无为嗟坎坷”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他思考着历史与现实,感叹人生的起伏与不平,但这种感慨并未影响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