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水收浩渺,庭柯改葱茜
出处:《岁暮寄怀家兄子定临汝舍弟子益洪都》
清 · 吴忠诰
南服地气燠,十月霜始见。
漫漫云色殊,槭槭风响变。
池水收浩渺,庭柯改葱茜。
宵征哀蟋蟀,来宾感鸿雁。
繁华忆春阳,凋素迫岁晏。
索居易永久,屡见时物换。
客游何所乐,况乃非仕宦。
言诵鸣鸠诗,离忧耿申旦。
漫漫云色殊,槭槭风响变。
池水收浩渺,庭柯改葱茜。
宵征哀蟋蟀,来宾感鸿雁。
繁华忆春阳,凋素迫岁晏。
索居易永久,屡见时物换。
客游何所乐,况乃非仕宦。
言诵鸣鸠诗,离忧耿申旦。
鉴赏
这首清代吴忠诰的《岁暮寄怀家兄子定临汝舍弟子益洪都(其一)》描绘了南方深秋的景象。首句“南服地气燠,十月霜始见”展现了南方气候温暖,但已开始感受到初霜的气息。接下来的“漫漫云色殊,槭槭风响变”通过描绘云彩的漫漫和风声的凄凉,渲染出季节转换的氛围。
“池水收浩渺,庭柯改葱茜”写池塘水面逐渐收缩,庭中树木的颜色也由翠绿转为深浅不一的色调,暗示着秋天的凋零。诗人借“宵征哀蟋蟀,来宾感鸿雁”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夜晚听到蟋蟀的哀鸣,看到鸿雁南飞,触动了思乡之情。
“繁华忆春阳,凋素迫岁晏”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天繁华景象的怀念,以及岁月匆匆临近岁末的无奈。随后,“索居易永久,屡见时物换”揭示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感叹时间的无情变迁。
最后两句“客游何所乐,况乃非仕宦”流露出诗人作为游子,远离家乡,对于仕途之外的乐趣并无太多期待。结尾以“言诵鸣鸠诗,离忧耿申旦”收束,表达了诗人清晨醒来,心中满是离愁别绪,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萦绕心头。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