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面前自有好田地,天下岂无平路坡全文

面前自有好田地,天下岂无平路坡

出处:《首尾吟 其一二七
宋 ·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不强时。
事到强为须涉迹,人能知止是先机。
面前自有好田地,天下岂无平路坡
省力事多人不做,尧夫非是爱吟诗。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爱吟诗:喜欢写诗。
不强时:不得志的时候。
涉迹:留下痕迹,指过于勉强。
知止:懂得适可而止。
先机:先见之明,高明的策略。
好田地:比喻好的生活或机会。
岂无:难道没有。
平路坡:比喻人生的平坦和坎坷。
省力事:轻松的事。

翻译

欧阳修并不是因为喜欢写诗,写诗只是他在不得志时的一种寄托。
当事情需要勉强去做时,往往会留下痕迹;能知道适可而止,才是高明的智慧。
眼前就有肥沃的土地,人生道路上哪里没有平坦和坎坷呢?
轻松的事情往往被人忽视,欧阳修并不是仅仅因为喜欢写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首尾吟》其一二七,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的见解。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不是单纯为了爱好诗歌而写诗,而是诗作为他表达内心情感和思考的手段。接下来的诗句揭示了诗人的处世哲学:在必须行动时,他会留下痕迹;而在适可而止时,他认为这是智慧的开始。

“事到强为须涉迹,人能知止是先机”这两句强调了做事要懂得分寸,知道何时该行动,何时该停止,这是一种明智的行为策略。诗人接着以“面前自有好田地,天下岂无平路坡”比喻生活中的平稳与坎坷,告诫人们不必过于忧虑,因为生活中总会有适合自己的道路。

最后,诗人再次强调“省力事多人不做”,意思是说,许多人不愿意付出努力,而诗人自己并非特别喜欢吟诗,只是在需要借助诗歌来表达时才这么做。整首诗通过吟诗这一行为,寓言式地传达了诗人的人生观和处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