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过余而和之曰:维子之乐兮固放情于丘壑,逢时之清兮胡不徼世之名誉
出处:《栖碧》
元 · 周权
此山山人乐乎栖碧之趣,乃为歌曰:红尘扰扰兮毋将车。
白云邃幽兮山之隅。
地偏兮心远,爰处兮爰居。
种菊兮满径,植梅兮绕庐。
竹娟娟兮堂下,草蔚蔚兮庭除。
操风瓢兮酌春酒,蹑露履兮锄秋蔬。
涉芳洲兮采杜若,汲清泉兮瀹云腴。
听松声兮宴坐,和樵歌兮啸舒。
外视兮不足,内乐兮有馀。
彼失此得兮何异于梦鹿,朝三暮四兮奚取乎。
诈狙穷兮未必非,达亲兮亦或为疏。
樗臃肿兮全天年,骥权奇兮困驰驱。
客有过余而和之曰:维子之乐兮固放情于丘壑,逢时之清兮胡不徼世之名誉。
既隐居以求志,何语怪而言迂。
不若忘言以栖碧,吾将从子兮维吾驹。
白云邃幽兮山之隅。
地偏兮心远,爰处兮爰居。
种菊兮满径,植梅兮绕庐。
竹娟娟兮堂下,草蔚蔚兮庭除。
操风瓢兮酌春酒,蹑露履兮锄秋蔬。
涉芳洲兮采杜若,汲清泉兮瀹云腴。
听松声兮宴坐,和樵歌兮啸舒。
外视兮不足,内乐兮有馀。
彼失此得兮何异于梦鹿,朝三暮四兮奚取乎。
诈狙穷兮未必非,达亲兮亦或为疏。
樗臃肿兮全天年,骥权奇兮困驰驱。
客有过余而和之曰:维子之乐兮固放情于丘壑,逢时之清兮胡不徼世之名誉。
既隐居以求志,何语怪而言迂。
不若忘言以栖碧,吾将从子兮维吾驹。
鉴赏
这首元代周权的《栖碧》描绘了一位山中隐士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诗人以山人的口吻,表达了对红尘纷扰的厌倦,向往着白云深处的宁静生活。他选择偏远之地,种植菊花、梅花,与竹林相伴,庭前草地繁茂,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诗人享受着采花、汲泉、品酒、听松的乐趣,内心充实而满足,认为这种生活比世俗的名利更为珍贵。
诗中通过对比,指出世人追求名利如同梦中捕鹿,朝三暮四,而山人则选择了内心的安宁。他引用"诈狙"和"骥"的寓言,暗示了在世间浮沉中,智慧者会选择逍遥自在,而非困于权势。最后,来访的客人赞同山人的选择,认为他真正放情于山水之间,宁愿忘却言语,沉浸于自然之中,这正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隐逸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