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波如山荡南纪,壮士肯作寻常死
出处:《民兵行》
明 · 王世贞
竹皮之冠双鹖尾,绣箙雕襕插弧矢。
匣中濙濙三尺水,马蹄纵横雪花起。
鲸波如山荡南纪,壮士肯作寻常死。
使君扪腹千卷书,那能血掴黄金鱼。
去时拜跪何足道,回时使君应不如。
匣中濙濙三尺水,马蹄纵横雪花起。
鲸波如山荡南纪,壮士肯作寻常死。
使君扪腹千卷书,那能血掴黄金鱼。
去时拜跪何足道,回时使君应不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民兵出征图景。首句“竹皮之冠双鹖尾”形象地刻画了民兵头戴竹皮制成的帽子,帽饰为两只鹖鸟尾羽,显示出他们的朴素与勇武。接着,“绣箙雕襕插弧矢”描绘了他们装备精良,箭矢插在华丽的箭袋上,准备投入战斗。
“匣中濙濙三尺水”暗示了弓弦已拉开,蓄势待发,而“马蹄纵横雪花起”则通过比喻,形容马蹄翻飞如同雪花般疾速,展现了民兵们的英勇和决心。“鲸波如山荡南纪”进一步渲染了战斗的壮烈,如同巨浪荡平南方大地。
“壮士肯作寻常死”表达出民兵们视死如归的豪情,他们不甘于平凡的生活,愿意为了保家卫国付出生命。“使君扪腹千卷书”暗指这些民兵虽然出身贫寒,但饱读诗书,有着高尚的志向。“那能血掴黄金鱼”则以讽刺的口吻,批评那些贪生怕死、只顾个人利益的人。
最后两句“去时拜跪何足道,回时使君应不如”,表达了对民兵出征前的敬意和对他们归来时可能遭遇不公的忧虑,体现出诗人对底层人民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民兵的形象,寓含着深沉的社会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