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毫欲问倪高士,如此丹青何处寻
出处:《湘阴》
清 · 张问陶
三十六湾斑竹林,船窗落日风森森。
拈毫欲问倪高士,如此丹青何处寻。
拈毫欲问倪高士,如此丹青何处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湘阴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
首句“三十六湾斑竹林”,以数字“三十六”营造出一种悠长、连绵不绝的意境,斑竹林则赋予了画面以生机与雅致,暗示着这片土地的丰富与美丽。接下来,“船窗落日风森森”一句,将视角转向了水面上,夕阳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与远处的斑竹林相映成趣,而“风森森”则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态感和凉爽之感,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的清凉。
“拈毫欲问倪高士,如此丹青何处寻。”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艺术的探讨。诗人手持画笔,想要寻找那位高人倪高士所绘的画卷,以此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这里的“丹青”不仅指具体的绘画作品,更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化追求和对艺术境界的向往。通过这一问,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流露出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和对高超技艺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湘阴地区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艺术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