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丹桂年年好,万岁青娥个个妍
出处:《中秋夕无月前两夕皆明》
宋 · 陈宓
四时丹桂年年好,万岁青娥个个妍。
但看世人生与老,不愁玉兔缺仍圆。
攻侵属国雪中节,巧趁鸱夷烟际船。
我把清光贮胸次,从教飞辙碧宵缘。
但看世人生与老,不愁玉兔缺仍圆。
攻侵属国雪中节,巧趁鸱夷烟际船。
我把清光贮胸次,从教飞辙碧宵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四时:四季。丹桂:丹桂树,象征美好和长寿。
年年好:每年都是美好的。
万岁:长寿。
青娥:年轻的女子。
妍:美丽。
生与老:出生和衰老。
玉兔:月亮的别称。
缺仍圆:月亮的盈亏变化。
攻侵:攻打侵犯。
属国:附属或敌对国家。
雪中节:冬季的节气,可能指战事。
巧趁:巧妙利用。
鸱夷:古代一种皮囊,这里代指船只。
贮胸次:存于内心深处。
飞辙:疾驰的车轮轨迹,比喻人生的道路。
碧宵:青天。
缘:道路,途径。
翻译
四季丹桂年年繁盛,青春少女个个美丽。只需看这世间人来人往,不必忧虑月亮阴晴圆缺。
在严冬的节气里攻打敌国,巧妙地趁着烟雾乘船出征。
我将皎洁的月光储存在心中,任由它照亮碧空的道路。
鉴赏
这首宋诗《中秋夕无月前两夕皆明》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主要描绘了对中秋节月色的期待和感慨。首句“四时丹桂年年好,万岁青娥个个妍”以丹桂和青春女子比喻美好的时光和生活,表达出对每年中秋佳节的赞美。接着,“但看世人生与老,不愁玉兔缺仍圆”借月亮的盈亏象征人生的起落和自然的循环,传递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后两句“攻侵属国雪中节,巧趁鸱夷烟际船”则通过“雪中节”和“烟际船”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以及对和平的期盼。最后,“我把清光贮胸次,从教飞辙碧宵缘”表达了诗人将月光之美存于内心,即使现实中无月,也能在精神上寻求慰藉,寄托了对明月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为引,寓言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