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比之常相国,吏民道是蔡端明
出处:《送吴时父侍郎二首 其一》
宋 · 刘克庄
慧灯溥照人幽隐,心秤能权物重轻。
士子比之常相国,吏民道是蔡端明。
来时稻蟹非常熟,去日琴龟作伴行。
安得四方皆结辈,苍黔开眼看升平。
士子比之常相国,吏民道是蔡端明。
来时稻蟹非常熟,去日琴龟作伴行。
安得四方皆结辈,苍黔开眼看升平。
注释
慧灯:比喻智慧之光。溥照:普遍照亮。
幽隐:隐蔽、不易察觉的地方。
心秤:内心的衡量标准。
权:衡量。
物重轻:事物的轻重。
士子:读书人。
比之:相比。
常相国:常任宰相。
吏民:官吏和百姓。
道是:认为是。
蔡端明:蔡京(北宋官员,以清廉著称),这里用作形容词,表示公正廉洁。
稻蟹:稻谷和螃蟹,象征丰收。
非常熟:极其成熟。
去日:离开的时候。
琴龟:琴声与龟步,象征平静生活。
安得:怎能获得。
四方:天下各地。
皆:都。
结辈:团结一致。
苍黔:泛指天下。
开眼:睁开眼睛,引申为看清。
升平:太平盛世。
翻译
智慧之光照亮了人们在幽深之处,心中衡量事物的能力分辨轻重。读书人将他比作常相国,百姓称他是公正廉洁的蔡端明。
他来时稻谷螃蟹都丰收,离开时有琴龟相伴同行。
如何能让天下人都团结一致,期盼天下太平,人人得以开明眼界。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以及赞美对方品德的诗句。首句“慧灯溥照人幽隐,心秤能权物重轻”描绘出朋友如同智慧之光,能够洞察世事并且公正无私。接下来的“士子比之常相国,吏民道是蔡端明”表达了人们将这位朋友比作古代的贤臣,将其德行传为美谈。
中间两句“来时稻蟹非常熟,去日琴龟作伴行”通过对出行和归来的景象描写,展示了友情的深厚。最后,“安得四方皆结辈,苍黔开眼看升平”表达了诗人希望四面都能如朋友般相互结缘,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送别之作,也是对友人品德的高度赞扬,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