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标格阆风乡,薄薄铅华淡淡妆
出处:《梅花二十首 其十》
宋 · 张道洽
天然标格阆风乡,薄薄铅华淡淡妆。
月地向谁孤弄影,雪天蓦地忽闻香。
征鞍处处频回首,羌管声声欲断肠。
天上玉妃新谪堕,游蜂不敢近花傍。
月地向谁孤弄影,雪天蓦地忽闻香。
征鞍处处频回首,羌管声声欲断肠。
天上玉妃新谪堕,游蜂不敢近花傍。
注释
天然:自然生成,未经雕琢。标格:气质,品格。
阆风乡:传说中的仙界之地。
薄薄铅华:轻薄的妆饰,比喻清雅。
月地:月光下的景象。
孤弄影:独自舞动身影。
雪天蓦地:突然,在雪天。
征鞍:远行的马鞍,代指骑马者。
频回首:不断回头。
羌管: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玉妃:对仙女的尊称。
谪堕:贬谪,降落人间。
游蜂:飞舞的蜜蜂。
花傍:花朵旁边。
翻译
她天生就有着仙子般的气质,来自那遥远的阆风仙境,只略施薄薄的铅华,淡雅的妆容。在月光下,她独自舞动身影,雪花飘落时,她的香气忽然飘散。
骑马的人频频回头,只因她的倩影和笛声触动了心弦,令人肝肠寸断。
仿佛是天上的玉皇仙女新近被贬下凡,连蜜蜂都不敢靠近她身边的花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道渭的《梅花》系列中的第十首。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独特之美和它不为世俗所动摇的高洁品格。
"天然标格阆风乡,薄薄铅华淡淡妆":这两句诗描写梅花生长在自然界中的纯净与清新。"阆风"指的是梅花盛开时的气息和风味,而"薄薄铅华淡淡妆"则形容梅花瓣的颜色,既不浓烈也不鲜明,却自有一种淡雅脱俗的美感。
"月地向谁孤弄影,雪天蓦地忽闻香":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梅花在寒冷中独自绽放,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即便是在严冬之际,梅花依旧能以其独有的姿色和芬芳吸引人们的注意。
"征鞍处处频回首,羌管声声欲断肠":这两句诗描绘了旅途中行人对美丽景物难以忘怀的情感。"征鞍"指的是远行的人所乘坐的马匹,而"羌管"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来形容边塞之地。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梅花之美的深刻回忆和难以抑制的情感波动。
"天上玉妃新谪堕,游蜂不敢近花傍":这两句诗则是对梅花之美的最高颂扬。"玉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美丽,而"游蜂不敢近花傍"则表明连细小的昆虫也不敢轻易接近如此庄严纯洁的花朵。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外形、香气和生长环境的精致描绘,展现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所代表的高贵品质与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和深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