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铁冠曾执三湘宪,铜柱犹存五岭功全文

铁冠曾执三湘宪,铜柱犹存五岭功

出处:《寿大司马吴公
明 · 徐熥
班缀鹓鸾爵上公,鼎烹龙虎貌还童。
铁冠曾执三湘宪,铜柱犹存五岭功
曳处履声为赤舄,悬来弧影是彤弓。
渭滨未许长垂钓,闻说君王正梦熊。

鉴赏

这首诗以“寿大司马吴公”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赞美了吴公的崇高地位、非凡功绩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贡献。

首联“班缀鹓鸾爵上公,鼎烹龙虎貌还童”,以鹓鸾比喻吴公的高贵身份,上公则直接点明其官职之高。同时,将吴公比作烹煮后的龙虎,不仅形象地描绘出其威武之姿,也暗示其经历与成就如同龙虎般不凡,即使年老仍保持青春活力,展现出一种超脱岁月的气度。

颔联“铁冠曾执三湘宪,铜柱犹存五岭功”,进一步描述吴公的功勋。铁冠象征其刚毅不屈的精神,三湘宪代表其在南方地区的治理成就;铜柱与五岭功则指向其在边疆的稳固与建设,显示其对国家边防的贡献。

颈联“曳处履声为赤舄,悬来弧影是彤弓”,运用细节描写,通过“赤舄”(红色的鞋子)和“彤弓”(红色的弓箭),分别象征吴公在位时的尊贵与离任时的荣耀,展现了其从权力中心到退隐时的转变,同时也寓意着其一生的辉煌与荣耀。

尾联“渭滨未许长垂钓,闻说君王正梦熊”,借用姜太公钓鱼的典故,表达了吴公虽已退休,但依然受到君王的尊敬与怀念,暗示其虽不在高位,却依然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梦熊则暗喻君王对贤才的渴望与敬重,进一步强化了吴公作为国之栋梁的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公形象的多角度描绘,既展现了其个人的风采与成就,也体现了对国家忠诚与奉献的精神,是一首充满敬意与颂扬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