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日长谁问疾,料君惟取古方寻
出处:《詶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
唐 · 卢纶
野寺钟昏山正阴,乱藤高竹水声深。
田夫就饷还依草,野雉惊飞不过林。
斋沫暂思同静室,清羸已觉助禅心。
寂寞日长谁问疾,料君惟取古方寻。
田夫就饷还依草,野雉惊飞不过林。
斋沫暂思同静室,清羸已觉助禅心。
寂寞日长谁问疾,料君惟取古方寻。
注释
野寺:郊外的寺庙。钟昏:黄昏时的钟声。
山正阴:山色阴沉。
乱藤高竹:杂乱的藤蔓和高高的竹子。
水声深:流水声深远。
田夫:农夫。
就饷:领取粮食。
依草:倚靠在草地上。
野雉:野鸡。
过林:穿过树林。
斋沫:指斋饭。
静室:安静的房间。
清羸:形容人清瘦。
禅心:禅修的心境。
寂寞日长:漫长而寂静的日子。
问疾:询问病情。
料君:料想你。
古方:古老的药方。
寻:寻找。
翻译
荒郊野外的寺庙在黄昏时分钟声悠扬,山色阴沉,流水声在丛生的藤蔓和高竹中显得格外深沉。农夫领取粮食后又倚靠在草地上,野鸡受惊飞起,但也只是穿过树林而已。
短暂地在静室中回味斋饭,清瘦的身体似乎已助长了禅修的心境。
漫长的寂寞日子中谁会来询问病情呢?料想你只会去寻找古老的药方来调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一座古老的佛寺里静养病体的情景。开篇“野寺钟昏山正阴,乱藤高竹水声深”两句,营造出一个幽深、宁静的环境,寺庙中的钟声在阴沉的山谷中回荡,与四周错综复杂的藤蔓和参天而立的竹林交织在一起,溪流潺潺的声音也随之加深,这一切共同构筑了一幅生机勃勃又不失静谧的画面。
接着“田夫就饷还依草,野雉惊飞不过林”两句,则是描写农人收获后留恋于田野,而野鸡受到惊吓仓促起飞,却也只能在林间穿梭,未能远去。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动活泼,也反映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中间两句“斋沫暂思同静室,清羸已觉助禅心”,表达了诗人在寺庙中短暂地思考,然后与静室共享宁静,清晨的凉意已经让他感受到了一种禅修的心境。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描绘,同时也揭示出诗人追求精神寄托和超脱世俗纷争的心态。
最后,“寂寞日长谁问疾,料君惟取古方寻”两句,则表达了在漫长而孤独的日子里,没有人询问他的病情,只能猜测到你也许会像寻找古老的医药秘方一样来探索治愈之道。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推测,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和智慧的一种信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展现了一个病中隐士在自然与佛法间寻求宁静和治愈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