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全文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出处:《伐檀
先秦 · 诗经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拼音版原文

kǎnkǎntánzhìzhīzhīgānshuǐqīngqiělián

jiàsānbǎichán[1]

shòulièzhāněrtíngyǒuxiàn[2]huān

jūncān

kǎnkǎnzhìzhīzhīshuǐqīngqiězhí

jiàsānbǎi亿

shòulièzhāněrtíngyǒuxiàn[3]

jūnshí

kǎnkǎnlúnzhìzhīzhīchún[4]shuǐqīngqiělún

jiàsānbǎiqūn[5]

shòulièzhāněrtíngyǒuxiànchún

jūnsūn

注释

坎坎:象声词,伐木声。

寘(zhì 志):同“置”,放。干:水边。

涟:水波纹。猗(yī 依):义同“兮”,语气助词。

稼(jià 架):播种。穑(sè 色):收获。

胡:为什么。禾:谷物。三百:极言其多,非实数。廛(chán 蝉):通“缠”,即捆。俞樾《毛评议》以为第二章的“亿”通“繶”、第三章的“囷”通“稇”,皆是“束”的意思。束,即捆。一说古制百亩。

狩:冬猎。猎:夜猎。此诗中皆泛指打猎。

瞻:向前或向上看。县:古“悬”字。貆(huān 欢):猪獾。一说幼小的貉。

君子:此系反话,指有地位有权势者。

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孟子》赵歧注:“无功而食谓之素餐。”

辐:车轮上的辐条。

直:水流的直波。

亿:束。

特:大兽。毛传:“兽三岁曰特。”

漘(chún 纯):水边。

沦:小波纹。

囷(qūn 逡):束。一说圆形的谷仓。

飧(sūn 孙):熟食,此泛指吃饭。

翻译

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
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河水清清直流注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
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河水清清起波纹啊。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

译文

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河水清清直流注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河水清清起波纹啊。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

赏析

全诗充满了劳动者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社会现实不公的斥责。三章诗重叠,意思相同,按照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伐檀造车的艰苦劳动。头两句直叙其事,第三句转到描写抒情,这在《诗经》中是少见的。当伐木者把亲手砍下的檀树运到河边的时候,面对微波荡漾的清澈水流,不由得赞叹不已,大自然的美令人赏心悦目,也给这些伐木者带来了暂时的轻松与欢愉,然而这只是刹那间的感受而已。由于他们身负沉重压迫与剥削的枷锁,又很自然地从河水自由自在地流动,联想到自己成天从事繁重的劳动,没有一点自由,从而激起了他们心中的不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子的生活状态和道德自持。其中“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等句,用重复的结构表达了对劳动和生活的认同,同时通过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君子不贪图不义之财的品格。“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等句,则直接点出君子的高尚品质,坚持不接受无功而获的食物。

整首诗运用河水清澈的景象与君子的清白品德相映衬,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纯洁生活和道德自律的追求。这样的结构和意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先秦时期社会对于道德理念的重视。这首诗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