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阐幽大传与隐旨,图写转匝成圆规全文

阐幽大传与隐旨,图写转匝成圆规

出处:《送丘寺丞
宋 · 李觏
嗟予兀兀何施为,学无异意唯传师。
尝言先圣所述作,人事而巳无他岐。
安知步步有天道,繄我丘师能识之。
春秋下应三千岁,雅颂周流十二支。
阐幽大传与隐旨,图写转匝成圆规
劳兄示我复教我,一字不晓如痴儿。
文侯听乐唯恐卧,今我幸免指目皮。
丘明子夏言不及,我兄所得何神奇。
直疑前身是颜子,独受师说无人知。
又疑梦寐感灵怪,常与周孔相追随。
不然悠悠千载后,何传何习遽如斯。
穷愁著书古有例,昨官闽中今海涯。
海涯路远学者少,斯道未有施行时。
圣皇诛赏甚明白,归来奏牍无迟迟。
江南臈雪片如掌,酒花上面寒力衰。
是非得失从此止,马头一别东西驰。

拼音版原文

jiēshīwèixuéwéichuánshī

chángyánxiānshèngsuǒshùzuòrénshìérwáng

ānzhīyǒutiāndàoqiūshīnéngshízhī

chūnqiūxiàyìngsānqiānsuìsòngzhōuliúshíèrzhī

chǎnyōuchuányǐnzhǐxiězhuǎnchéngyuánguī

láoxiōngshìjiàoxiǎochīér

wénhóutīngwéikǒngjīnxìngmiǎnzhǐ

qiūmíngxiàyánxiōngsuǒshén

zhíqiánshēnshìyánshòushīshuōzhī

yòumèngmèigǎnlíngguàichángzhōukǒngxiāngzhuīsuí

rányōuyōuqiānzǎihòuchuán

qióngchóuzhùshūyǒuzuóguānmǐnzhōngjīnhǎi

hǎiyuǎnxuézhěshǎodàowèiyǒushīxíngshí

shènghuángzhūshǎngshènmíngbáiguīláizòuchíchí

jiāngnánxuěpiànzhǎngjiǔhuāshàngmiànhánshuāi

shìfēishīcóngzhǐtóubiédōng西chí

注释

兀兀:茫然若失。
何施为:不知所措。
先圣所述作:古代圣贤的著作。
人事:人事伦理。
无他岐:没有偏离正道。
天道:天理、命运。
识:洞察。
春秋:古代史书。
雅颂周流:雅颂诗篇流传。
大传:深入解析。
隐旨:隐含的主旨。
如痴儿:如同无知的孩子。
文侯:古代人物。
指目皮:形容极度专注。
丘明子夏:历史人物。
神奇:非凡。
前身:前世。
无人知:鲜有人知。
梦寐感灵怪:感应神秘力量。
追随:跟随。
穷愁著书:困厄时著书。
施行时:广泛传播的时候。
圣皇:圣明君主。
奏牍:奏章。
江南臈雪:江南腊月的雪。
寒力衰:寒意减弱。
东西驰:东西方向各自离去。

翻译

我茫然若失,不知所措,学习只遵循老师的教导。
他曾说古代圣贤的著作,主要是关于人事,并无其他偏离正道的分支。
谁能料到每一步都有天道?丘师能洞察这一切。
《春秋》流传千年,雅颂诗篇则涵盖十二种曲调。
他深入解析深奥的理论和隐含的主旨,就像画圆规一样精准。
兄长教导我,但我仍有许多不懂,如同无知的孩子。
文侯听音乐生怕睡着,我有幸免于这样的困扰。
子夏和丘明的言论不及兄长,他的收获为何如此非凡。
我怀疑自己前世可能是颜回,独自接受师说却鲜有人知。
或许在梦境中我感应到神秘力量,常跟随周公孔子的足迹。
否则在千年之后,为何这些知识传承如此清晰。
古人困厄时会著书,我从福建官至海边,学者稀少。
海边求学不易,这门学问还未广泛传播。
圣明君主赏罚分明,我归来后无需拖延上奏。
江南腊月雪花如手掌大,酒杯上的冰花寒意渐消。
是非对错至此终止,马头一别,我们东西分道扬镳。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文学家对其师承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学术追求的敬仰之情。开篇“嗟予兀兀何施为”表现出一种困惑与无奈,接着“学无异意唯传师”则明确指出了诗人的学术立场,即坚持对先贤圣哲的学习和传承。

在“尝言先圣所述作,人事而巳无他岐”中,诗人提及古代圣贤之言,其内容包罗万象,无不蕴含深意。紧接着,“安知步步有天道,繄我丘师能识之”表明了诗人对先师所传文化的信仰和敬畏。

“春秋下应三千岁,雅颂周流十二支”则是对儒家经典《春秋》和古代音乐的颂扬,展示了广博的学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阐幽大传与隐旨,图写转匝成圆规”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出解读经典的艰难与精微,更暗示着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

下文“劳兄示我复教我,一字不晓如痴儿”透露出一种谦逊和虚心,似乎在表达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师长的依赖。接下来,“文侯听乐唯恐卧,今我幸免指目皮”则是诗人自嘲,对比古代贤者与自己的差距,表现出一种自我反省的心态。

“丘明子夏言不及,我兄所得何神奇”一句中,“丘明子”可能是对师长的尊称,而“我兄”则指的是诗人的同门或友人,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他们学术成就的敬佩。紧接着,“直疑前身是颜子,独受师说无人知”一句,则表现出对古代圣贤如颜回等人物的景仰之情,几乎到了迷信的地步。

“又疑梦寐感灵怪,常与周孔相追随”则表达了诗人在梦中与古圣先贤交流的愿望,这种超越时空的交流欲望,体现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渴求。

最后,“不然悠悠千载后,何传何习遽如斯”一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学术传承的担忧,表达了对未来的不安和对知识传递之重要性的认识。全诗通过对古代文化的追忆和自我反省,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学术的尊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