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怕见世间事,削头披佛衣全文

怕见世间事,削头披佛衣

出处:《赠卢沙弥小师
唐 · 姚合
怕见世间事,削头披佛衣
年小未受戒,会解如老师。
天与出家肠,一食斋不饥。
麻履踏雪路,与马不肯骑。
嫌我身腥膻,似我见戎夷。
彼此见会异,对面成别离。
我师文宣王,立教垂书诗。
但全仁义心,自然便慈悲。
两教大体同,无处辨是非。
莫以衣服别,到头不相知。

拼音版原文

jiànshìjiānshìxiāotóu
niánxiǎowèishòujièhuìjiělǎoshī

tiānchūjiāchángshízhāi
xuěkěn

xiánshēnxīngshānjiànróng
jiànhuìduìmiànchéngbié

shīwénxuānwángjiàochuíshūshī
dànquánrénxīnrán便biànbēi

liǎngjiàotóngchùbiànshìfēi
biédàotóuxiāngzhī

注释

世间事:世间纷扰之事。
削头:剃发。
佛衣:僧袍。
受戒:佛教中的入门仪式。
如老师:如同已理解佛法的老师。
出家肠:出家的决心。
斋:佛教中的斋戒。
麻履:麻质的鞋子。
戎夷:指外族或敌对的人。
别:区别。
文宣王:历史上的佛教人物。
仁义心:具有仁爱和正义的心。
慈悲:对众生的怜悯和同情。
两教:指佛教和其他宗教。
到头:最终。

翻译

害怕面对世间的纷扰,剃发披上僧袍。
年纪尚轻还未受戒,却能理解佛法深奥。
上天赋予我出家的决心,即使斋戒一餐也不觉饥饿。
穿着麻鞋走在雪地,宁愿步行也不愿骑马。
嫌弃我身上的气味,就像看待异族一样。
相互间的理解截然不同,面对面也如同陌生人。
我的导师文宣王,创立教义并留下诗篇。
只要心中充满仁义,自然会生出慈悲之心。
两大宗教本质上相似,难以分辨对错。
不要只看表面的服饰差异,到最后可能都不了解对方的真实面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幼的沙弥(佛教中的初学僧人)与世俗事务保持距离,选择了出家修行的生活。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态度,以及对两种不同信仰教育(佛教和儒家)的包容性。

"怕见世间事,削头披佛衣" 表明沙弥因为害怕世俗纷争而选择出家,剃去头发穿上佛教僧人的袈裟。"年小未受戒,会解如老师" 显示尽管年龄尚幼,但他对佛法已有所了解,能够像老师那样理解和阐释。

诗中还提到沙弥的生活方式,如"天与出家肠,一食斋不饥" 描述他的简单饮食,不为物欲所困;"麻履踏雪路,与马不肯骑" 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尊重和不愿伤害任何生灵的态度。

在后半部分,诗人赞扬沙弥的心性与教育,"我师文宣王,立教垂书诗。但全仁义心,自然便慈悲" 强调了沙弥所受的教育是建立在宽厚仁爱之上的,这种心态使他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慈悲为怀。

最后,"两教大体同,无处辨是非。莫以衣服别,到头不相知" 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与儒家教育的认同,以及对不同信仰之间和谐共存的期望,不应因为外在的差异而导致误解和隔阂。

整首诗通过对沙弥生活和心性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