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世官居鼎鼐,从教野老自犁锄
出处:《送乔江州将漕江右 其二》
宋 · 岳珂
昔日东州看阵图,武昌陆续拜鱼书。
我归旧齿邦人版,公去新乘使者车。
但愿世官居鼎鼐,从教野老自犁锄。
西风鸿雁方遵渚,时有音尘接里庐。
我归旧齿邦人版,公去新乘使者车。
但愿世官居鼎鼐,从教野老自犁锄。
西风鸿雁方遵渚,时有音尘接里庐。
注释
昔:从前。东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阵图:军事部署的地图。
武昌:今湖北武汉一带。
鱼书:古代用鱼腹藏书传递信息。
归:返回。
旧齿:年长者,指诗人自己。
邦人版:地方上的领导者。
新乘:新的职位或交通工具。
世官:朝廷官员。
鼎鼐:古代象征权力的重要官职。
野老:乡村老人。
犁锄:农具,代指耕作生活。
西风:秋风。
鸿雁:大雁。
渚:水中的小洲。
音尘:消息,这里指书信。
里庐:家乡,村落。
翻译
从前在东州观看战事布局,武昌不断收到书信传递消息。我回到故乡,成为当地人的领袖,而他则乘坐新的使者车辆离去。
只愿世间的官员都能掌管要职,让乡野老者能自在耕种。
秋风吹过,大雁沿着水边飞翔,不时传来他的消息到我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为友人乔某将漕江右(即担任江南东路或西路的转运使)而作的送别诗。诗人回忆了乔某在东州时期观看军事阵图的场景,以及他后来在武昌频繁接收朝廷文书的情景。诗人感慨乔某即将离开,自己回到故乡,而乔某则升任高官,乘坐使者之车前往新的任职之地。
诗中表达了对乔某仕途顺利的祝愿,希望他能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不忘百姓疾苦,让乡野老人能过上安稳的生活。最后,诗人以秋风吹过鸿雁飞过江渚,象征着乔某此行的遥远和音信的期待,期待与他的联系不断,就像鸿雁传递消息一样,不时能听到他的消息。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