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将篇什收风月,怠整形仪作搢绅
出处:《和秀实寄尹商老见访》
宋 · 王洋
二千里外命车轮,慰我言词字字新。
自向江西逢隐吏,方知物外有高人。
频将篇什收风月,怠整形仪作搢绅。
相对茅檐终日语,从教人道是沉沦。
自向江西逢隐吏,方知物外有高人。
频将篇什收风月,怠整形仪作搢绅。
相对茅檐终日语,从教人道是沉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车轮:比喻远方的书信或消息。慰:安慰。
江西:古代行政区划,这里指具体地点。
隐吏:隐居的官员或隐士。
物外:世俗之外,超脱尘世。
频:常常。
篇什:泛指文章。
风月:指自然景色和情感。
怠:懒于,不拘泥于。
整:整理。
形仪:仪表举止。
搢绅: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这里指文人士大夫。
茅檐:简陋的茅屋。
沉沦:形容处境困顿或被人误解。
翻译
在遥远的两千里之外,你的车轮声传来,每句话都给我新的安慰。自从在江西遇见了你这位隐士,我才明白世间还有超凡脱俗的高人。
你常常收集诗文,记录风花雪月,尽管不拘小节,却像文人士大夫一样举止端庄。
我们在简陋的茅屋前整日交谈,任由他人说我们落魄,我心甘情愿如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交流。开篇“二千里外命车轮”表明即便相隔遥远,也要通过书信的方式来维持联系,这里的“车轮”象征着信息的传递。“慰我言词字字新”则是对收到的书信内容的赞赏,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新的意涵和深情。
接着,“自向江西逢隐吏,方知物外有高人”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这使得诗人认识到了自己所不及的“高人”。这里的“隐吏”通常指的是隐居之士,他们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动。
“频将篇什收风月,怠整形仪作搢绅”则写出了诗人在交流中对文学作品的珍视,以及对于形象和仪式的重视。这里的“篇什”指的是诗文,“风月”则是自然界之美,通过这些元素来丰富自己的文学创作。而“怠整形仪作搢绅”则表达了对外在形式的打造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最后,“相对茅檐终日语,从教人道是沉沦”写出了诗人与友人面对茅屋,终日谈论不休,这种交流让诗人感到如同沉醉一般,对于知识和智慧有了更深的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书信、旅途遇见高人的赞美,以及对文学创作和形象仪式的重视,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和深厚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