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欲弛韝观纵击,可堪伏枥起悲歌
出处:《挽杨彦序》
宋 · 李流谦
长忆君家得隽多,庭前桂树想婆娑。
岱云触石才肤寸,溟浸稽天但一波。
颇欲弛韝观纵击,可堪伏枥起悲歌。
人生泡焰都难据,惟有丰碑屹不磨。
岱云触石才肤寸,溟浸稽天但一波。
颇欲弛韝观纵击,可堪伏枥起悲歌。
人生泡焰都难据,惟有丰碑屹不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长忆:常常回忆。君家:你的家。
得隽多:才华出众。
庭前:庭院前面。
桂树:桂花树。
想婆娑:想象它在摇摆。
岱云:泰山之云。
肤寸:几寸高。
溟浸:大海沉浸。
稽天:广阔天空。
颇欲:很想。
弛韝:放开缰绳。
观纵击:自由飞翔。
伏枥:困顿之中。
悲歌:悲伤的歌曲。
泡焰:短暂的泡沫。
据:把握。
丰碑:丰功伟绩的碑文。
屹不磨:永远矗立不倒。
翻译
常常想起你在家中才华出众,庭院前的桂花树仿佛在轻轻摇曳。泰山之云轻轻触碰山石,只有几寸高,而大海广阔无垠,仅如一 波浪。
我非常想放开缰绳,自由自在地飞翔,却只能忍受困顿,心中充满悲伤。
人生如同短暂的泡沫,难以把握,唯有那些丰功伟绩的碑文,永远矗立不倒。
鉴赏
此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缅怀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开篇“长忆君家得隽多,庭前桂树想婆娑”两句,以“长忆”二字引出,对“君家”的回忆如同积累的隽永之美,不仅是物是人非,更有那庭前的桂树在秋风中摇曳,勾起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深情思念。
接着,“岱云触石才肤寸,溟浸稽天但一波”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象。岱山之云低垂,仿佛触及石壁,只在一瞬之间;而大海之水则如同长发披肩,渲染到天际,却只是一片涟漪。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超脱。
“颇欲弛韝观纵击,可堪伏枥起悲歌”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感和想要放下世俗的羁绊,以琴瑟之音抒发胸中的块垒与哀伤。这里的“弛韝”、“纵击”皆为古代音乐术语,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倾诉。
最后,“人生泡焰都难据,惟有丰碑屹不磨”两句,则是对生命短暂和历史长存的深刻感悟。人生如同水上的泡沫,无根无据;然而,那些被记载下来的丰碑,却能历经时光的洗礼而不致磨灭,成为了超越个体生命的永恒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的崇敬之情,是一篇集思索、抒情、写景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