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曾授大还丹,七纪长看住翠峦
出处:《寿喻封翁七秩》
明 · 胡应麟
三生曾授大还丹,七纪长看住翠峦。
座上双龙随舞隺,亭前五马候骖鸾。
西江水接东溟近,南极星朝北斗寒。
莫道授书年尚少,蒲轮行见出长安。
座上双龙随舞隺,亭前五马候骖鸾。
西江水接东溟近,南极星朝北斗寒。
莫道授书年尚少,蒲轮行见出长安。
鉴赏
此诗以“三生曾授大还丹,七纪长看住翠峦”开篇,描绘了一位长寿仙人的形象,他曾在三生中接受过大还丹的赐予,七纪以来一直居住在青翠的山峦之中,隐逸而神秘。接着,“座上双龙随舞鹤,亭前五马候骖鸾”,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宴会的盛况与仙人出行的壮观景象交织在一起,双龙舞动,鹤鸣声声,五马侍候,鸾鸟相伴,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西江水接东溟近,南极星朝北斗寒”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对比,表达了对远方和时间的无限遐想。西江之水与东海相连,象征着广阔无垠的世界;南极星与北斗星相对,一南一北,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永恒。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空间与时间的宏大主题,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浩瀚。
最后,“莫道授书年尚少,蒲轮行见出长安”一句,既是对寿宴主人年轻有为的赞美,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蒲轮,古代用来载书的器具,这里借指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学问。诗人鼓励寿宴主人,虽然年纪尚轻,但凭借其才华和努力,必将有所作为,有望将来走出长安,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整首诗以仙风道骨的意境开头,继而转向对现实生活的描绘,最后回归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结构严谨,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