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皆赴海,三辰回泰蒙
出处:《天行篇》
魏晋 · 傅玄
天行一何健,日月无高纵。
百川皆赴海,三辰回泰蒙。
百川皆赴海,三辰回泰蒙。
鉴赏
这首诗《天行篇》由魏晋时期的诗人傅玄所作,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思考。
“天行一何健”,开篇以“天行”二字点题,赞美天地运行之壮阔与刚健。“健”字描绘出天行不息、力量无穷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伟力。
“日月无高纵”,接着描述日月在天空中自由运行,不受任何限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广阔。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日月以自由与活力,表现出它们在宇宙中的重要地位。
“百川皆赴海”,进一步描绘了众多河流最终汇聚大海的景象,寓意着万物归一、循环往复的生命哲学。这一句强调了自然界中各种力量的统一与和谐,体现了作者对宇宙秩序的理解。
“三辰回泰蒙”,最后以“三辰”(日、月、星)回归常态,象征着宇宙的稳定与和谐。这里的“泰蒙”可能是指宇宙的常态或平衡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宇宙和谐运转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天行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和谐、统一的宇宙观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也蕴含了对自然美的欣赏,是魏晋时期文人对宇宙奥秘探索的文学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