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凋年每多感,不教睡眼不曾开
出处:《夜雨独觉》
宋 · 杨万里
枕上还乡枕上回,更更点点把人催。
雨将苔砌滴到晓,风拣荻帘疏处来。
每到凋年每多感,不教睡眼不曾开。
来宵我识华胥路,莫近茶瓯近酒杯。
雨将苔砌滴到晓,风拣荻帘疏处来。
每到凋年每多感,不教睡眼不曾开。
来宵我识华胥路,莫近茶瓯近酒杯。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夜雨独觉》,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雨声和风声中醒来,感受到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情景。首句"枕上还乡枕上回",以梦中的归乡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更更点点把人催",通过夜深更鼓声,暗示时间的无情流逝。
"雨将苔砌滴到晓",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雨滴敲打在青苔阶砌上的声音,直至天明,展现了诗人孤独而漫长的夜晚;"风拣荻帘疏处来",则写出了风透过稀疏的竹帘,带来凉意,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凄清。
"每到凋年每多感",诗人感慨岁月如梭,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触更深;"不教睡眼不曾开",表达了诗人不愿被现实所困,希望借酒浇愁,逃避眼前忧虑的心情。
最后一句"来宵我识华胥路,莫近茶瓯近酒杯",诗人期待着在梦境中找到解脱之路,暗示他宁愿沉醉于酒精而非清醒面对现实,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