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镛间清响,花草杂幽芬
出处:《同内阁张友衡张文光二公饮崔京山园亭》
明 · 谢榛
锦石高于屋,名香霭若云。
笙镛间清响,花草杂幽芬。
人醉瑶京酒,天成紫阁文。
广除多皓月,改席坐宵分。
笙镛间清响,花草杂幽芬。
人醉瑶京酒,天成紫阁文。
广除多皓月,改席坐宵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崔京山的园林中宴饮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环境的雅致与氛围的温馨。
首句“锦石高于屋”,以“锦石”形容园中装饰之精美,其高度甚至超过房屋,展现出园艺的奢华与精致。接着,“名香霭若云”一句,以“名香”象征香气之高雅,其弥漫如云,营造出一种缥缈而清新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笙镛间清响,花草杂幽芬”描绘了宴饮时的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融。笙镛之声清脆悦耳,与周围花草散发的幽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听而宁静的画面。这种音乐与自然的融合,不仅增添了宴会的气氛,也体现了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人醉瑶京酒,天成紫阁文”则进一步描绘了宴饮的欢乐与文采飞扬的场景。人们在瑶京美酒的陪伴下,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而天成的紫阁文则暗示了文人墨客在此聚会,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这一句不仅表现了宴会的热闹与欢愉,也体现了文人的风雅与才华。
最后,“广除多皓月,改席坐宵分”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广阔的场地被皎洁的月光照亮,人们在月光下继续畅谈至深夜,席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动。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夜色之美,也寓意着宴会的持续与人们的不舍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园林的美丽、音乐与自然的和谐、文人的风雅以及宴会的欢乐与持续,是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