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邑表儒门,江通赣水源
出处:《送俞文学国声赴永宁》
明 · 欧大任
名邑表儒门,江通赣水源。
书携三箧富,坐拥一毡温。
白鹿风偏远,青莲道更尊。
圜桥人望久,来颂汉家恩。
书携三箧富,坐拥一毡温。
白鹿风偏远,青莲道更尊。
圜桥人望久,来颂汉家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学之士俞文学国声即将前往永宁的情景,通过“名邑表儒门”开篇,点明了其所在之地的文化底蕴深厚,与江水相连的赣源则增添了地理上的灵动与文气。接着,“书携三箧富”形象地展现了他丰富的学识和携带的书籍之多,而“坐拥一毡温”则描绘了他在书房中静心阅读的场景,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与执着。
“白鹿风偏远”可能寓指俞文学国声远离繁华,追求精神世界的宁静与高远,而“青莲道更尊”则进一步强调了他追求高尚道德品质的决心和对佛教文化的尊重。最后,“圜桥人望久,来颂汉家恩”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期待与敬仰,以及对他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赞美,整个画面充满了对知识、道德与国家情怀的颂扬。
此诗不仅展现了俞文学国声个人的风采,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以及人们对于知识传播者的尊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