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神无障碍居三界,恰是琉璃处日轮全文

神无障碍居三界,恰是琉璃处日轮

出处:《诗偈 其一一四
唐 · 庞蕴
莫求佛兮莫求人,但自心里莫贪瞋。
贪瞋痴病前顿尽,便是如来的的亲。
内无垢兮外无尘,中间豁达无关津。
神无障碍居三界,恰是琉璃处日轮

注释

莫求:不要祈求。
佛兮:佛(指佛教中的佛陀)。
人:他人。
贪瞋:贪婪和愤怒。
痴病:愚痴。
顿尽:彻底消除。
如来:佛教中对佛陀的尊称。
内无垢:内心纯净。
外无尘:外在世界无尘埃。
豁达:开阔。
无关津:不受外界干扰。
无障碍:无阻碍。
三界:佛教中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层宇宙。
琉璃:透明的宝石,象征清净。
日轮:太阳,象征光明。

翻译

不要去祈求佛或他人,只在心中去除贪婪和愤怒。
若能彻底消除贪婪、愤怒与愚痴,就如佛祖般亲近。
内心纯净无垢,外在世界也无尘埃,心境开阔不被外界干扰。
神明无碍,居于三界之中,如同琉璃般透明,日轮般光明磊落。

鉴赏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僧人庞蕴之手,体现了佛教的禅理和修行思想。诗中“莫求佛兮莫求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于外在追求的心境,不依赖于他人的指导或认同,而是寻求内心的觉悟。“但自心里莫贪瞋”则强调了对内心清净的重要性,贪欲、瞋恚等情绪被视为障碍修行之物,需通过修习来克服。

“贪瞋痴病前顿尽,便是如来的的亲”一句中,“贪瞋痴”指的是佛教中的三毒,即贪欲、瞋恚、愚痴,这些被视为心灵疾病。通过修行将这些“病”彻底去除,就能达到如来(即佛陀)的境界,成为真正的亲证者。

接下来的“内无垢兮外无尘”描绘了心灵纯净无染的状态,没有内部的污秽,也不受外部尘世的干扰。“中间豁达无关津”则形容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境开阔而又不为任何事物所羁绊的自由状态。

最后,“神无障碍居三界,恰是琉璃处日轮”表明了在达到这种修为之后,即便身处世间之中(即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但心灵依旧清净无阻,就如同琉璃般透明纯净,能照见真实的世界本质,犹如日轮般明亮。

整首诗偈通过对内心修为和超脱世间束缚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教中“心性”与“解脱”的深刻理解。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