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农耕傍山去,鬼火迸林入全文

农耕傍山去,鬼火迸林入

出处:《夕发阳翟
宋 · 梅尧臣
我行阳翟道,暮雨原上急。
麒麟冢相望,霹雳碑下立。
农耕傍山去,鬼火迸林入
莫问泉下人,马隤衣更湿。

拼音版原文

xíngyángzháidàoyuánshàng

línzhǒngxiāngwàngbēixià

nónggēngbàngshānguǐhuǒbènglín

wènquánxiàréntuígèng湿shī

注释

我:我。
行:行走。
阳翟道:古代地名,今河南禹州一带。
暮雨:傍晚的雨。
原上:平原之上。
麒麟冢:传说中麒麟的坟墓,象征吉祥。
霹雳碑:可能指有雷电纹饰或与雷有关的石碑。
农耕:农业劳动。
傍山:靠近山边。
鬼火:迷信中指磷火,实际上是死尸腐败产生的磷化氢燃烧。
迸林:进入树林。
泉下人:指逝去的人。
马隤:马疲倦倒下。
衣更湿:衣服更加湿透。

翻译

我行走在阳翟道上,傍晚的雨势在原野上急促落下。
途经麒麟冢,又见霹雳碑矗立在那里。
农夫们沿着山坡耕作,幽暗的鬼火闪烁着进入树林。
别再去询问那泉下的亡者,连马都疲惫不堪,衣裳更加湿润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夕发阳翟》,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阳翟道上行走的所见所感。首句“我行阳翟道”点明了行踪,接着“暮雨原上急”渲染出阴沉的氛围,显示出雨势之大。诗人途经麒麟冢和霹雳碑,两处历史遗迹增添了时空感,暗示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农耕傍山去”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场景,而“鬼火迸林入”则借鬼火映照夜色,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凄清的气氛。最后两句“莫问泉下人,马隤衣更湿”,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或他人不要追问关于生死的问题,因为连马匹都因雨湿透,暗含人生无常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清新与深沉并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