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致失轻重,畏慎防触抵
出处:《使纸甚费》
宋 · 孔平仲
家贫何所费,使纸如使水。
亲交或见遗,自买不知几。
置之几案间,数轴俄空矣。
作字本不工,学书非不喜。
不知何故尽,疑若有神鬼。
若云随置邮,性复懒笺启。
间或强为之,皆出不得已。
横斜若幡脚,龃龉如雁齿。
数易仅能成,纷纷多废委。
叙致失轻重,畏慎防触抵。
往往已缄封,时时又删洗。
遂令巾衍竭,大半或缘此。
昔无楮先生,云自蔡伦始。
假令行竹简,秃野未供使。
人生有知慧,不若愚且鄙。
古来取卿相,未必皆经史。
谁教识点画,空耗五斗米。
咄嗟为此诗,又是一张纸。
亲交或见遗,自买不知几。
置之几案间,数轴俄空矣。
作字本不工,学书非不喜。
不知何故尽,疑若有神鬼。
若云随置邮,性复懒笺启。
间或强为之,皆出不得已。
横斜若幡脚,龃龉如雁齿。
数易仅能成,纷纷多废委。
叙致失轻重,畏慎防触抵。
往往已缄封,时时又删洗。
遂令巾衍竭,大半或缘此。
昔无楮先生,云自蔡伦始。
假令行竹简,秃野未供使。
人生有知慧,不若愚且鄙。
古来取卿相,未必皆经史。
谁教识点画,空耗五斗米。
咄嗟为此诗,又是一张纸。
鉴赏
这首诗名为《使纸甚费》,是宋代诗人孔平仲的作品。通过诗人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使用纸张的感慨和无奈。
诗中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家贫何所费,使纸如使水”,家境贫寒,使用纸张如同用水一般奢侈。接着,诗人提到亲友有时会赠送纸张,但自己购买的次数却难以计数,这反映了他对于纸张使用的频繁与珍惜之情。
“置之几案间,数轴俄空矣”形象地描绘了纸张在几案上迅速消耗殆尽的情景。尽管诗人对书法有所兴趣,但“作字本不工,学书非不喜”,即使努力学习书法,也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让他感到困惑和无奈。
“横斜若幡脚,龃龉如雁齿”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书法上的拙劣表现,字迹歪斜,布局不协调,仿佛是幡脚和雁齿的结合体。面对自己的书法水平,诗人感到无力改变,只能勉强为之,结果却是“数易仅能成,纷纷多废委”。
在书写过程中,诗人还担心字迹轻重不当,害怕触碰纸面造成污损,因此时常需要进行修改和清洗。这种对细节的过分谨慎,导致纸张被大量消耗,甚至“遂令巾衍竭,大半或缘此”。最终,诗人发出感叹:“昔无楮先生,云自蔡伦始。假令行竹简,秃野未供使。”表达了对纸张的依赖以及对古代造纸术的怀念。
最后,诗人以“人生有知慧,不若愚且鄙。古来取卿相,未必皆经史。谁教识点画,空耗五斗米”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认为智慧不如愚钝,不一定只有通过学习经典才能取得高位,而对书法的追求却白白耗费了大量资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纸张使用的感慨和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琐事的反思和对古代文化的怀念。